作者:杨耕身
“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炖了肉剥了皮。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刘亮程文章《狗这一辈子》中的这段话,正好拿来感叹陕西洋县屠狗事件。
在黑龙江黑河市没有练成的“打狗棍法”,洋县不费力地就悟出来了。在那张流传于几乎所有媒体的打狗图片上,五名精壮男子手持长棒追撵一只土狗的情形,让人有幸目睹该县打狗技法之专业与精湛。不过,他们似乎真的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愿。洋县县委书记日前公开表示,“无犬县”的说法纯属谣传,全县剩狗至少有2万余只。而对舆论的关注,该书记认为是因为“洋县老百姓好事,事情发展最后以讹传讹。”
到底还是将责任推给了洋县百姓。这就像在说到“打狗是为了防疫”,而洋县之所以成为狂犬病重灾区,该名县委书记同样指出的,“老百姓思想观念落后、防范意识不强是这次狗患形成的主要原因”。疫病的责任便这样被狗与百姓分领了去。但如果狂犬病的宿主在狗,于是狗便要被“从肉体上消灭之”,那么如果深层原因终于追至百姓观念及意识不强,是否也该追究百姓的责任呢?我真是有点不敢往下想了。
当然我没有理由认定洋县真的会向百姓追责。但是打狗也好,指责百姓也好,其中有一个逻辑是不约而同的,那便是自始至终,没有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一丁点责任。难道真是这样吗?据悉,洋县已拿出了100多万元治理狗患。但为何没有治理得好,以致不得不全城屠狗?洋县自称此前已经给予养狗群众打狂犬疫苗50%补贴,并拿出专项资金买拴狗铁链,但百姓为何仍然“观念落后”,难道大棒就能使百姓观念进步?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屠狗战果赫赫之下,百姓观念却似乎越发“落后”了,以致“好事”起来。
如何调和人狗矛盾,以及如何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当地政府部门必然处于舆论风暴的中心。固然,穷县防疫的现实,需要被关注到。但到任何时候,这都不是可以粗暴屠狗的理由。那虽是一条条狗命,却也值得珍惜。因为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朋友之一,人与狗并非存在着天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一项好的公共政策,或加倍细致的工作方式,是能够调和人与狗的矛盾的,亦是更能使防疫常态化的。这同样关乎着政府品格。
□杨耕身(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