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商报:松原舞弊事件只是个案令人吃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4日08:29  华商网-华商报

  被教育部称为“这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性质十分恶劣”的吉林松原高考集体舞弊事件,如今终于有了下文——— 被查出的违纪考生33人已按照规定进行了严肃处理。此前,因兜售作弊器材被抓获的两名老师也已被批捕。(6月13日《新京报》)

  看起来,事件到了这种地步仿佛已经暂告一段落,因为当地相关官员大有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势。比如,松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来建华否认存在“买场”可能,调查组也认为,这些案件(抢试卷、教师向学生兜售高考作弊器、替考等等)仅是个案,考场秩序总体来说还是好的。松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褚春彦说得更是干净利索,“不能因为个案的发生,就说松原市的高考整体那么混乱。”

  上述官员的表态委实太雷人了。即便按照调查组的调查结果看,违纪考生33人,利用作弊器材传送高考答案的案件14起,控制犯罪嫌疑人34人……也实在算不了只是“个案”,如果说这是个案,那么多大程度的作弊才不是个案?是不是“全军覆没”才不是个案?

  当地官员否认“买场”可能也值得推敲。据报道,高考前几天,一些有门路的考生家长就从县教育局拿到一张单子,上面列着儿子所在的考场28名考生的姓名、学校、模拟考试成绩单等信息。这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试问,如果这不是“买场”,什么才是“买场”?其实,此前,南方周末已经披露了松原的“买场”传统和“买人”传统。前者指将考场两位监考者全部买通,至此那个考生便可不受约束,甚至得到老师帮忙传递答案的优待。“买人”则是另一道工序:等到高考前几天考场确定,以每科5000元左右价钱打点考场内学习好的学生。

  其实,尤让人颇感不平的是,该调查结果指向的只是学生和两名老师,这就未免给人造成抓小放大、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之感。众所周知,在舞弊利益链条中,学生只是一环,老师也只是一环,还有其他重要的环节。比如,官员的参与。在前些年,松原曾曝出集体舞弊案,后来,有39人被处分,其中处级干部2人,科级4人,监考老师27人。以之参照,可以判断的是,舞弊的老师和考生只是桌面上的乱纪者,背后汹涌的必是握有权柄的官员。

  松原舞弊的最终真相是什么?是否就此戛然而止,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目前态势看,委实不容乐观。但这一调查难以取信于民,则是不争的事实,这从无数网民激愤而持续的抗议和质疑足以看出。看来,为了以证视听,为了取信于民,不妨由独立第三方调查松原舞弊事件,或者由当地人大启动监督程序,邀请有关公民参与调查,那些有责任感的人大代表更应及时站出来,作为民意代表,法律赋予了他们监督政府、介入公共事件的权力,此时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参与独立调查。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舞弊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