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经济下行压力考验社会改革诚意

2013年12月14日09:06  环球时报

  昨天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了4天,比往年都久。会议绘制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大框架,它启动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经济内容的具体落实。会议延续中国政府的务实风格,获得国内外舆论的积极评价和高期待。

  会议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会议在肯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也强调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里必须指出,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时候,意味着改革将会面临更大难度。对这一点,中国社会的总体认识不够,有些人甚至搞反了。

  如果中国经济没有下行压力,推什么改革大概都比较宽裕。经济形势好,就可以多做不伤害既得利益的“增量改革”,做结构调整的资本也比较雄厚。反之,一旦经济增速放缓,改革每割一块肉都会有更多社会痛苦感,这些痛苦有可能转化成改革的阻力。

  在GDP高速增长的前些年,“高速”通常被视为环境恶化、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当高速过了界,大概的确是这样。但中国人烦了高速,对经济真的慢下来,有可能更不习惯。至少在今天,中国舆论批评高速的多,但有不少人在心底深处对高速实际还蛮留恋的,留恋能挣更多钱,机会多,一些矛盾也能在高速时代暂时掩盖等等。

  现在经济下行压力真的来了,保7%从长远看似乎都不容易。除非中国再搞盲目大建,但生态已经承受不了。最近的全国大雾霾是再清楚不过的警钟。我们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必须清理过剩产能,再不能搞新的四万亿,经济增速放缓既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也是各种现实条件对中国经济新的强制。总体来说,这是我们面对新环境的顺势而为。

  从整个世界经济看,已结束一个高增长期,进入低增长期。和世界经济密不可分的中国经济不可能始终是这边风景独好的象牙塔。中国上一轮高速增长时,美国经济也相对较好,新兴国家尤其一起火。如今中国慢了下来,但欧美都不太好,新兴国家一起困难,印度尤其像是“要垮了”。

  眼下我们需要做的,是从心底真正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真正坚定宁肯速度低下来,也要健康发展的集体决心。现在GDP是7%左右的增长率,将来也有可能6%,甚至5%。对于一个百分点之差会给民众生活带来哪些具体影响,社会应有一个粗线条的心理准备。

  中国经济仍必须要把速度作为重要追求目标之一。但我们的目标不是保持原来的绝对增速,而是要保持相对较高速度。它需要能够满足中国的就业需求,能够与中国人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保持契合。

  横向比较,我们需要能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一直做到增长快于其他主要国家,特别是高于我们的战略竞争对手,这就够了。我们增加的经济实力,也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转化为中国享有的国际权利和权力,并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我们应对实现这个目标有足够信心,中国的宏观经济土壤还有很多富矿有待挖掘。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把改革作为国家和各地各行业事务的重中之重,用改革不断盘活中国看上去的一些负资产。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债务危机、产能过剩等很严峻,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翻船。正因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再次强调稳中求进,全面部署改革。

  我们每个人都首先过着小日子,而中国又的确是盘大棋。从三中全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这个国家必有的大手笔。作为中国人,我们得跟上它。▲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青年时报:理性看待“女孩让座反遭索赔”
  • 张颐武:除夕放不放假,民意难局无解
  • 南方日报:为重出江湖的“三鹿”捏把汗
  • 钱江晚报:好孩子与好社会
  • 环球时报:斯诺登上“百大思想者”榜首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