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勇:把握“稳”与“改”的辩证法

2013年12月17日07:34  人民网-人民日报

  行稳才能致远,改革才能图治。把握好“稳”与“改”,既是经济工作主旋律,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稳”和“改”这两个汉字,一下子成为各方解读的焦点,成了岁末“年度汉字”评选的热门。畅想新的一年,这两个字,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意味着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又被赋予了哪些新内涵?

  微言之中有大义。不少人敏锐捕捉到了明年经济工作核心要求的“变”与“不变”。“稳中求进”依然是总基调,“改革创新”同样被提到突出位置,构成擘画发展大局的八字方针。稳,意味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改,意味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稳”也好,“改”也好,二者辩证统一、互为条件。

  前不久,有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伴随着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全国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约两成,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超过三成,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这正是发展新趋势的一个有力诠释。回首即将过去的2013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宏观政策保持定力,不搞短期刺激,而是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内生动力,决策不折腾,改革不停顿,才有了良好开局。

  万事开头难,起跑决定后程。不管是过去35年的风雨兼程,还是十八大以来的新气象,实践不断提示着这样的辩证法:稳中求进是改革之基,改革创新是平稳之源。行稳才能致远,改革才能图治。把握好“稳”与“改”,既是经济工作主旋律,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今天的改革,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险滩,触动的是比灵魂还难触及的利益,“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少了,“一山还有一山拦”的艰难多了。看看时代码头上堆积如山的问题: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上亿农民工融入城镇、治理产能过剩的沉疴、化解累积的地方债务风险……哪一个不是举世罕见的难题?哪一项没有叠加成长烦恼与转型阵痛?又有哪一条是可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当此之时,步伐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反弹;方案稍有不周,就会招致不满;力度稍有不逮,也会带来疑虑。

  正是在现实问题的倒逼之下,全面深化改革尤需在“稳”与“改”之间闯出一片新天。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既不能畏葸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措施更要实。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寻求宏观政策的黄金平衡点,才能掌控好“三驾马车”,赢得既提质增效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路口,不搞盲目刮风,不做“被上楼”的事情,而是因势利导、深化改革,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积极而务实的改革理性,也集中体现在“区分情况、分类推进”的方法论上。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可以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则要谋定而后动;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需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既保持战略定力,又焕发进取精神;既坚持底线思维,又稳定社会预期,这样的改革才会让人心里有谱、身上有劲。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回顾历史,“休克疗法”让一些国家付出了惨重代价,长期僵化停滞又让不少大党、老党黯然退出政治舞台。在我们的改革进程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改革成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接力赛中,把握“稳”与“改”的辩证法,凭着壮士断腕的勇气、统筹谋划的智慧、愚公移山的韧劲,我们定能奋力推进改革大业,写下现代化编年史上更为荡气回肠的篇章。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电视台“封杀”郭德纲或许并不轻松
  • 南都:请讲理,不是挺郭德纲,是反封杀
  • 东方早报:呼吁封杀郭德纲,有公报私仇之嫌
  • 人民日报:嫦娥探月有什么用?
  • 光明日报:让官员工作生活待遇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