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推进城镇化要顺应市场规律

2013年12月16日02:19  新京报
一些政府部门认为,通过所谓的规划和管制等手段,可以扭转市场发展的趋势。 一些政府部门认为,通过所谓的规划和管制等手段,可以扭转市场发展的趋势。

  中国推进城镇化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一味由政府来主观决定、主导城镇化具体的进程和方向。

  日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将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有助于廓清并扭转一些政府部门、民众在城镇化上的观念误区。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一些政府部门想怎样、就怎样的事情,也不是由一些政府部门和专家凭空规划,而是必须以顺应市场规律为前提。

  会议明确提出,“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这些论述对当下,很有针对性。现在,考察过往,不难发现很多失败的城镇化的案例。有的城市规划了很多卫星城,意图分解承担城市功能、疏散中心城区人口,结果,这些卫星城并没有发挥作用,有的成了“睡城”,有的成了“鬼城”。而在过去的很多年,一个主流的城镇化的思路就是发展中小城市,抑制特大型城市的发展。结果,一二十年下来,中小城市确实实现了大发展,但是,特大型城市也不断涌现,而且规模不断扩张,当初竭力避免的大城市病,一件不落全都成了现实。

  现在,中国城镇化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计划者的自负。一些政府部门认为,通过所谓的规划和管制等手段,可以扭转市场发展的趋势,可以改变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也缺乏想象空间。因而,很多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处于被动,出现市场与规划的脱节,城镇化与公共服务的脱节等各种乱象。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城镇化本来是一个城市和农村双向自然流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逆城镇化”。很多城市人口会厌倦大城市的生活,而回流乡村养老、经营。对有着浓厚故土情结的中国社会来说,“逆城镇化”正是满足很多国人的乡愁。所以,城镇化也应避免单向化倾向。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在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开方便之门,而城市人口回流农村,却在宅基地产权流转、养老、社保等方面遭遇不少制度障碍。如果,人口单向朝城市流动,只会让一些城市病日益严重。

  推进城镇化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一味由政府来决定、主导城镇化具体的进程和方向。不能不说,一些政府部门、官员已经习惯了行政权力带来的幻觉,要摆脱这种自负,变得谦抑,也是现实的难题。然而,要避免重复曾经犯过的一些错误,确实需要让政府的权力真正尊重规律、尊重市场、顺势而为。这需要相应的制度改进,也需要城市的决策者耐心倾听民意,尊重法律,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充分讨论、审慎制定城市的重大政策,如此才能尽可能贴近市场,让规划的前瞻性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尽可能避免决策失误。

(原标题:推进城镇化要顺应市场规律)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电视台“封杀”郭德纲或许并不轻松
  • 京华时报:地铁调价须找到平衡点
  • 法晚:滥收税费,追究不该止于7人
  • 新京报:对雾霾“不回应不发声”当问责
  • 南方都市报:立足利益博弈解决霸王条款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