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官员,头上戴着38顶“乌纱”,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某省监察厅的副厅长岳崇,被称为“最忙厅官”,因为在38个机构中任职。岳崇在3个机构任“副组长”或“副主任”,但其他35家开会,他都要坐在那里。难怪网友说,岳厅长头再大,也戴不住38顶“乌纱”,他纵有三头六臂,也分身不开的。
岳厅长的38顶“乌纱”,并不是他争来的。那38家,都是什么“机构”呢?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更多的是“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就拿这个“办公室”来说,固然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如果过于泛滥,以致成了一个惯常的套路,就令人叹息。一个“中心工作”一来,就有一个“领导小组”,一项重大任务下达,就不能没有一个“办公室”,已成司空见惯的固定模式,好像不“设”,就显不出“高度重视”,又似乎除了这一招,就再无更好的创意,以致不少地方,究竟设了多少个“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连自己也数不清。至于某些“协调机构”、“专设机构”,究竟干了几件实事,就更无人知道了——岳厅长所在的那个省算是好的,公示了这类“机构”的数目,竟有266个之多!
一个厅官戴了38顶“乌纱”,并非自今日起。20多年前,我曾写过《“电脑”为之叹息》一文,引述了当时一位副市长,得风气之先而早成了电脑高手,于是向记者演示电脑的优越性,“一次按键,他所兼任的56个职务一览无余”,于是叹息道,56顶“乌纱”,56个“机构”,马不停蹄跑一圈也要数月,还能如何深入,怎样理政呢?兼职过多的弊痛,小平同志讲过30年了,至今似乎并没解决,岳厅长和他的同僚不是就抱怨,头上“乌纱”过多,一天要开三五个会,精力怎样集中,又拿什么去“走基层”?让他不犯官僚主义都难啊!
说到官僚主义,当然并不止一官头上38顶“乌纱”这样的怪状,还有类似的一个市政府设了16个副秘书长的奇事:某贫困县不是有14个副县长么?又一个贫困县,除了那么多正副县长外,不是还设有15个“县长助理”么?就说这个“副秘书长”,也已经有设了20个的,那个已经伏法的贪官王怀忠,在当市委书记时不是设了23个“副秘书长”么?至于某名牌大学的一个处,共17人,其中正副处长16人,“领导”着一名“处员”呢。
38顶“乌纱”也好,266个“协调机构”也罢,包括16个“副秘书长”的加冕,都不要当成只是某些官场的奇闻——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别只当笑话来传说,也不能脚痛医脚,媒体曝光了,才赶快来“清理”。要解决这些弊端,还是要有改革的思维,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权力的改革,毕竟机构臃肿、兼职过多、冗员泛滥这些表相后面,还有着深一层次的原因。
(原标题:38顶“乌纱”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