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浩:用制度体现导向

2014年02月09日04: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廉不廉,看过年”。往年一到春节放假,广西一些机关“人走楼空车位空”。今年实行公车定点封存后,这个假期公车私用的情况得以杜绝。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为使改作风取得实效和长效,广西着力打造“制度的笼子”,区党委常委“十个严禁”带头律己,各级干部戴上“28个不准”的紧箍,对12种情形、45种行为实行问责。干部群众反映,有规矩才成方圆,这回是动真格了。

  四风之弊,形成非一日之寒,反四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打好持久战,就需注重顶层设计,抓好建章立制,立下长期遵循的规矩,划出不能逾越的红线。看得见的制度背后,是一种看不见的导向。可以怎样,不能怎样,制度写得清清楚楚。人人遵守制度,制度反对的风气就会消减、制度倡导的价值就能回归。建章立制改作风,正是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真正做到惠及群众、取信于民。

(原标题:用制度体现导向(今日谈))

(编辑:SN090)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对索契冬奥喝倒彩尽显西方狭隘
  • 长江日报:李娜的做事与做人
  • 环球时报:城乡养老并轨,中国的划时代突围
  • 扬子晚报:“接待方案”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 钱江晚报:公共场合,请把裤子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