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政府要做走出国门公民的坚强后盾”,则彰显了政府责任与民本理念,诠释了公民与国家的深刻关系。
“飞机去哪了?”每一声低沉的呼唤,都在诉说对MH370的牵挂;“知道你晚到了,但不相信你永远不到,全中国都准备接机”……深情的表白流露出对生命的高度关切,这是最难熬的时刻,也是最艰难的等待。希望——失望——重燃希望,起伏的心情,挣扎的心理,一切因MH370而起。
中国海军舰艇已派出4艘舰艇赶赴救援,中远“泰顺海”货轮亦抵达疑似海域,参与搜救。此外,交通运输部派出的专业搜救船只“南海救115”“南海救101”“海巡31”等船舶正全力赶赴疑似海域参与搜救。国家行动,迅速集结,足以说明这不是寻常意义的搜救。
得知消息后,从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对救援善后工作作出批示,到外交部长王毅中断记者会。再到9日下午,李克强对马航飞机失联“非常揪心”,并称“我们正千方百计进行搜救,党和政府不仅要保障国内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成为走出国门公民的坚强后盾”……从中,可读懂公民在国家的位置。“揪心”,这是人性化表达,出自政府高官之口,更可感知人情味和同情心,这不是俯视而是共鸣,这不是置身度外而是你之伤即是我之痛。而“政府要做走出国门公民的坚强后盾”,则彰显了政府责任与民本理念,诠释了公民与国家的深刻关系。
据统计,现在中国每年出境达到将近1亿人次,中国在海外的企业也已经有2万多家。出国在外,公民的尊严维系着国家的尊严,有了强盛的国家,尤其是国家尊崇公民、佑护公民权利,国民在外,才会一脸自信与骄傲。公民是身份,也是责任,更是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和国家荣辱与共。
失联的HM370,让人油然想到了2009年失事的法航447航班。我们绝不希望HM370重蹈其覆辙,但无论如何,不到最后时候,我们绝不言弃。当年法航事故调查组称,失事的缘由要有人给出一个答案,不仅是为了那些遇难者家属们,“如果这架飞机上有任何的技术故障的话,我们应当知晓。但这不仅仅是空中客车公司的问题,这种事故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架飞机身上。”不遗余力地营救,最大限度地求证,这何尝不是承担责任、尊重生命?
有媒体揭秘法航447航班,有一个感人细节,一名遇难者的家属说,“我真希望她能回家,当希望渺茫的时候,我也不敢有任何奢望;但现在(看了遗物),又有了希望,我想她。”在悲凉的等待中,我们怀有希望;即便最终是悲剧,我们依然相信未来,好好生活,正如诗人所说,“此刻与未来之间,存在着生活。”失去了过去,不能失去未来。惟愿早日找到HM370,惟愿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相关报道见A04—A16版
(原标题:搜救行动在煎熬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