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善意的谣言”是网络急躁症发作

2014年03月10日07:20  环球时报

  刘海明

  马来西亚航班MH370在3月8日凌晨于途中与地面失去联系,至今杳无音讯,人们为之祈祷的同时,也在等待这个航班的消息。

  时间相对论告诉我们,哪怕是短暂的等待,对于迫切希望知道结果的人来说,也不亚于“度秒如年”。等待的焦虑让人的想象力临时活跃起来,人们试图用想象来弥补真相的缺乏,达到“画梅止渴”的效果。特别是涉及重大灾难的突发事件,政府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所掌握的信息同样有限,而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如此迫不及待,权威部门的爱莫能助为网络传言的流行提供了温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信息的“消费”容易饥不择食,并乐意在第一时间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

  MH370失联,航空公司信息发布迟缓,乘客家属焦虑不安。好在公众的网络微观,媒体的即时解读,将有限的信息在瞬间广为传播。与此同时,坏处是这些信息往往真真假假,对于媒介素养差的人来说,在传播这些信息的时候,难免在信息里添加自己的想象。如此一来,以讹传讹让信息更加扭曲。比如天涯有个帖子说失联航班的乘客安然无恙返还,尽管传播这样的谣言往往出发点是善意的。

  舆论是公众声音的总和,指望舆论理性并不现实,指望在真相缺席的情况下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没有谣言和传言,只能是一种善良的愿望罢了。纵观网络上有关失联航班的信息,除去有限的权威信息,以传言居多。对于这些传言,批评的声音不少,而在我看来,这是舆论的常态写照。

  然而,如果整个传媒和传媒上的公众呈现信息的急躁症,或者说“急躁文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一种不够健康的文化状态,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大家越是慌乱,传言就越是受欢迎,非理性的社会心理,最终不但于事无补,还容易误导舆论,最终岂不是误人误己?

  面对传言,我们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缩短传言的生命周期,让传言昙花一现。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提升公众的舆论素养——让更多人认识到舆论发生、传播的规律,认识到舆论的非理性特性,懂得舆论在真相出现后很快归于理性。这也是舆论的自我净化功能。提升公众的舆论素养,需要真相、知识和经验的三位一体。在真相未知之时,公众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以及相关的经验就显得很关键。就像马航失联事件,即便如今真相还远未现身,但舆论的声音基本趋于理性。这是因为信息在逐渐增加,知识和经验帮助我们推测和判断该事件的走向,那些离谱的传言也就失去了排场。▲(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教授)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关注“失联”飞机是一场生命的守望
  •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一天,我们共同祈祷
  • 马航飞往北京航班失联事件媒体评论汇总
  • 人民日报:心手相连 祈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