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岛内鸵鸟心态闹出“茶叶蛋”笑话

2014年03月29日07:48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台湾职业培训讲师高志斌有关“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说法激起网友们的创作热情. 台湾职业培训讲师高志斌有关“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说法激起网友们的创作热情.

  台湾职业培训讲师高志斌有关“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说法激起网友们的创作热情,这几天有关“茶叶蛋”的神段子在网上喷涌而出。

  这是2011年的一段旧闻,一名见多识广的讲师说出这样的话,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故意搞笑。然而近日有记者采访时,他还认真辩解,可见他是真的这么想,不是故意搞噱头。

  我本以为,台湾岛内不会有人相信这种笑话般的奇谈怪论,但联系到最近的服务贸易协定一事,却让我感觉这个结论下得有些早。台湾历来以开放经济和社会为傲,但最近几年岛内出人意料地萌发出强烈的保守观念和鸵鸟思维,一些人一面以自身的意识形态优越性自居,一面却无视两岸经济实力已然完全转变的现实,行为方式越来越有“闭关锁岛”的意味。

  事实上,由于这些年台湾经济的衰落和大陆机会的增多,台湾社会出现一个变化,那就是不少人把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放到大陆。例如,去年我去台湾时注意到,各家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名主持人带着一帮不太知名的艺人在玩。后来和台湾同行打听,他们告诉我,台湾本地艺人只要大小是个腕儿就都跑到大陆发展了,即使在台湾休假也不太愿意花时间上本地电视台。

  而与大陆已经出现的台湾企业人士乃至青年学生来大陆生活、创业的现象相比,岛内一些人依然沉浸在20年前“台湾奇迹”的梦幻里迟迟不愿意醒来,对两岸经济发展态度消极、观念保守,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人不愿意面对此消彼长的现实,更愿意为自己的不如意寻找理由。当地媒体也是这种鸵鸟思维,除了大陆的政治和演艺八卦,很少看到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报道。

  这些年世界各地其他媒体尤其是发达国家主流媒体对大陆经济、社会的客观全面报道几乎铺天盖地。明眼人都看得出大陆商机对台湾经济意味着什么,但那种鸵鸟心态却在进一步抑制台湾经济活力,反服务贸易协定的学生就是这种思维。可以想象,这种“闭关锁岛”思维一旦占据优势,“茶叶蛋”奇谈可能会越来越有市场,而对台湾市场而言,结果就是人才资本单向流向大陆,而没有流入。

  曾几何时,大陆也曾经一直用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代的场景来描绘战后30年高速发展后的美国社会。当时的人们坚定地认为在美国还有2/3的穷人,他们家里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是这种认识,早就随着改革开放与对外交流彻底消失。大陆社会已经走出这种历史的错误,岛内千万别再陷入那样的梦境。▲(作者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原标题:岛内鸵鸟心态闹出“茶叶蛋”笑话)

(编辑:SN093)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避免用过激言论砸向马来西亚
  • 京华时报:专家扯茶叶蛋难免得罪“穷人”
  • 南都:不能让茶叶蛋隔断海峡
  • 环球时报:杭州为限车损失政府公信力,值吗
  • @龙兄 :机关开放,这个“秀”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