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公知”代表不了中国知识分子

2014年05月29日07:22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公知以知识分子形象抛头露面多,一定程度上“垄断”了舆论场中知识分子的称号 公知以知识分子形象抛头露面多,一定程度上“垄断”了舆论场中知识分子的称号

  知识分子的概念在中国变得宽泛而模糊了,但舆论对它的使用频率并未降低。近日有名人通过网上媒体抱怨,继上世纪“反右”和文革之后,近年来的“反宪政”、“打公知”等行动是对知识分子的又一次妖魔化。该名人说的是事实吗?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上述意见,立刻有人在互联网上反唇相讥,称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实验室里,在发射场上,在深山、海洋、大漠,甚至在南北两极,而他们却“经常无端遭到你们这群姿势分子的挖苦、嘲弄”。这种回应是社会的代表性意见吗?

  如果说知识分子在今天仍是一个可以识别的大群体,那么这个群体显然是分裂的,他们构成了社会多元化最突出的标志。那些自感压抑,并认为受到“妖魔化”的人,应当说是知识分子群体很小的一部分。他们曾经比较喜欢“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称谓,但由于舆论场将其缩略为“公知”,并且丑化了它,现在这样自称的人少了。

  这批知识分子是当下标识度最高,引起争议也最大的一个圈子。包括他们的支持者,共同组成中国社会的一支舆论力量。他们话语权高,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行动力,他们在中国社会里拉起了一个“价值观山头”,构成了中国社会以往很不熟悉的意识形态现象。

  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则融入了改革开放塑造的民族复兴大潮,他们的原有知识分子标识被各自的职业特征冲淡。他们人数众多,但大体加入了“沉默的大多数”,与少数公知相比,他们在舆论场上暗淡无光。

  公知和他们的支持者组成了一个个小圈子,由于他们以知识分子形象抛头露面多,一定程度上“垄断”了舆论场中知识分子的称号。他们当中少数人发展成“异见人士”,与国家体制直接对抗,这一切营造了知识分子“受打压”的印象。

  真实情况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群体扩大最快、也最有成就的时期。知识分子是推动中国综合进步的生力军,他们与中国建设实际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他们有时不再像“知识分子”,正是缘于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主流实践的深度融入。

  较之他们,公知群体对中国社会自然形成的多元化最为看重,推动多元化的最大化,成为他们使用力量的主要方向。多元化应保持顺其自然,还是应全力促进;它应是非政治领域的,还是应当无处不在,无边界限制,对这些中国社会不熟悉的问题,公知们一概主张以西方社会为蓝本,这让主流社会产生了警惕。

  知识分子应怎么做,是参与建设,还是从事批判,这是高度争议的问题。但是以下几点或许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首先,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应促进解决中国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的问题。我们应增进社会的团结能力,而不是挑动社会的对抗热情。我们应维护中国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进程的安全,而不是把它推向可能中断的风险。

  最重要的恐怕是,所有强调自己是知识分子的人,要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真正放到个人和小团体利益之上。多元化的深层原因是利益多元化,一些公知把对个人和小圈子利益的追求表现成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对这个问题的质疑越来越多。

  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总的来说保持着一份庄重和崇高,人们对知识分子帮助实现国家的进步与繁荣有着很多期待。知识分子切不可辱没了这一光荣的称谓,也不可辜负历史在21世纪所分配给我们的突出角色。▲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西式民主为何日渐失灵
  • 新京报:敢问都教授路在何方
  • 钱江晚报:谴责“嫖娼门”,从正义开始滑向了暴力
  • 中青报:习惯暴恐事件抬高的社会成本
  • 新京报:“老人自尽”和“强制殡改”有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