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无用审批项目应早发现早取消

2014年06月06日06:50  法制日报 收藏本文

  尽管不清楚设立8年无申请的审批项目究竟是哪些,也不清楚是哪个部门设立和负责审批这样的项目,但就这一现象而言,让人觉得既好笑,又荒唐

  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进一步简政放权等有关事项时,李克强总理重申他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所作的承诺:年内将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讨论中,李克强总理举起手中的一份材料,请参会者认真读一读:“这里面列出的有些审批事项,设立8年来,竟连一次申请都没受理过。说起来都好笑”(6月5日《新京报》)。

  据悉,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一年时间本届中央政府就砍掉了4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大大超出了人们预期。这充分反映出中央简政放权的改革决心很大。尽管一年多来改革力度已经很大,但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仍然在讨论进一步简政放权事项,笔者认为原因之一就是类似于有些审批事项设立8年无申请的现象仍然存在,要想彻底取消多余审批项目,改革还须持续发力。

  尽管不清楚设立8年无申请的审批项目究竟是哪些,也不清楚是哪个部门设立和负责审批这样的项目,但就这一现象而言,让人觉得既好笑,又荒唐。这充分折射出某些部门只管埋头设立各种审批项目,根本不管一些审批项目有没有实际需求,有没有申请;或者说,设立某些审批项目之前既不调查也不论证,而是盲目设立。显然,这种僵尸审批项目,应该早发现、早取消。

  既然李克强总理公开指出有些审批事项设立8年无申请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恐怕就不是直接取消这么简单,而是想以这种现象来警示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其一,每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时必须彻底、到位,不留尾巴。类似于设立8年无申请的审批项目,目前究竟还有多少不得而知,很显然,这种有名无实、无意义的审批项目早就应该扔进垃圾堆了。

  有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取消和调整了2400多项审批项目,地方各级政府取消和调整77000多项,占原有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各地政府多年来一直在简政放权。然而,今天仍然存在设立8年无申请的僵尸审批项目,这也折射出以往的简政放权不够彻底,还有遗漏。因此,今后每次简政放权,必须彻底检查、清理所有多余的审批项目。

  其二,如果今后增设行政审批项目必须格外谨慎。尽管还有不少审批项目需要继续取消和下放,简政放权已是大势所趋,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恐怕今后还会在环保等方面新增加一些必须的审批项目。那么,在新设审批项目时,必须吸取教训,在新设审批项目之前,充分论证设立某种审批项目的必要性,以避免盲目设立。尤其是行政部门不能私设审批项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简政放权的力度越来越大,但不排除某些审批项目被取消之后,换个马甲重新出现。经济学家吴敬琏曾透露,有的把一项大审批分为多项小审批;有的把次要的审批砍掉,把重要的审批保留;有的对原有的审批名称进行改头换面,如改名字,不叫审批了,叫核准制、备案制。如果这些问题继续存在,简政放权就有可能变味,对此必须警惕。

  □冯海宁

(原标题:无用审批项目应早发现早取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人民日报:领导干部要用对典故
  • 尹鸿:张艺谋,三十年归去来兮
  • 长沙晚报:请“铁老大”放下惯常的傲慢
  • 环球时报:中国不需要“绣花鞋”式民主
  • 新京报:“今日头条”,是谁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