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寿炎:明天,我们都是赶考人

2014年06月06日11:08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明天,全国939万考生将走进考场,整个社会也将进入屏息静气的“高考时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于高考涉及的几百万家庭而言,这场“收官之战”,也意味着持续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压模式”,走到了终结前的最高潮。

  高考压力之大,非亲身经历难以体验。在《舌尖2》里,安徽省毛坦厂中学的备考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考试前夕,学生们将书本撕成碎片,雪花一般扬出窗外的情景,更将接近临界状态的高压宣泄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当然不值得提倡。还有,就是“雷人”的励志标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压力,让人感同身受的压力。但在人生的第一场大考面前,我们不该责备,甚至也不应苛求这些孩子,唯应祝他们好运,取得好成绩。几天后的高考分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不能上大学,上名校还是普通高校,上好专业还是差专业。甚至还预设着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客观现实摆在面前,除了拼命,他们选择无多。甚至,我们对高考的批评反思常常也于事无补,毕竟在高校遴选制度方面,现阶段还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但这并不等于说,高考造成的巨大压力就是科学合理,甚至是不容置疑的。虽然高考已经不再“一考定终身”,但它在决定考生的未来命运和人生道路方面,仍然占据着太大的权重。每个孩子都应该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但高考常常成为出彩与否的重要关口。对于成绩优秀,或者擅长考试的孩子来说,经此一役,他们就可能得以进入令人艳羡的名校、名专业,相应地,将来就容易获得体面的工作,以及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更容易获得自我实现。但对于许多学习不好,或者不善于考试的孩子来说,高考失败之后,人生的道路并不那么宽广,展示的舞台也不那么容易获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很可能就要外出打工,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发展前景缺乏、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在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方面,竞争力相对偏弱。

  可实际上,人的天分和能力千差万别,人生的道路也很漫长。每种天分和能力都应该获得用武之地;人生路上每一步努力,也都应该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果仅仅用分数作为衡量标准的高考,在决定命运方面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如果高考失败的考生,在高考之外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舞台,高考也许就不会成为人生的“殊死”决战了吧。

  再者,压力早就不独高考所有,而是弥漫于整个社会。成败之战也不独高考一役,激烈竞争存在于社会上的诸多领域。高考被人称为“人生第一考”,意味着孩子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业、晋升、成家、育儿,“大考”将接踵而至,甚至可以说,社会处处在考,人生时时在考。客观现实的环境、大众媒体的渲染、社会观念的传播,使许多人常常面临“成功还是失败”的拷问,常常置身于走进高考考场般的压力之中。这种社会心态很难说是健康的。

  在许多社会里,成功者都是极少数人,他们或者出类拔萃,或者努力非凡,加上机遇运气,最终获得了命运的回报。真正的失败者也不占多数。而绝大多数人都处于成功和失败之间的中间地带,他们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和生活,有可预知的未来,并在这种稳定状态里各安其所、各得其乐。然而当下颇有市场的一些“成功学”,却无视这种符合正态分布的社会规律,不知疲惫地向人们灌输庸俗的 “成功”观念。在这种庸俗的“成功学”里,成功不是人生的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不成功的人生就直接跌落到失败境地,从而取消了广阔的中间地带,“成功”把人们劫持了。在这种“成功学”影响下,大众媒体、商业广告里,触目所及皆是华衣美食、豪宅香车,这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过的生活方式,被许多人误认为就是生活的常态,误认为只有这种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其他生活方式都没有价值。

  对成功的渴望,使人生变成了大考场、大赛场。孩子被形容为“站在起跑线上”,人生被描述为“一场马拉松”。置身于这样的社会氛围里,考生们撕书扬洒的宣泄,以及那些多少有点触目惊心的励志标语,其背后的压力根源,是否已经依稀可辨?实际上,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千千万万,不一定非要始终保持奔跑比赛的姿势,也不一定非要挤在同一条跑道上,比拼出快慢高低。你可以奔跑,也可以漫步,甚至可以坐下来,躺下来——只要那是你心灵的召唤、社会的需求。

  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人生解题做答,从这个意义上说,赶考的不仅仅是高三的孩子们,我们都是赶考人。也愿每个人,都能交出无悔的人生答卷。

(原标题:明天,我们都是赶考人)

(编辑:SN093)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人民日报:领导干部要用对典故
  • 环球时报:中国不需要“绣花鞋”式民主
  • 尹鸿:张艺谋,三十年归去来兮
  • 长沙晚报:请“铁老大”放下惯常的傲慢
  • 新京报:“今日头条”,是谁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