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陈方
杨六斤从弃儿到“宠儿”的境遇变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地政府部门失察的窘相。这也给其他基层政府提了个醒,照看好治下的孤儿,别再让他们成为杨六斤。
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来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一人艰难地生活,常常吃草一样的野菜,还自制工具抓鱼当肉菜。杨六斤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各方捐款已高达500多万元。杨六斤也被接到深圳一所学校免费体验,但很快又被他的堂哥和镇政府干部接回广西老家。
从弃儿到“宠儿”,是舆论对杨六斤遭遇的生动概述。杨六斤可能还无法体会命运的跌宕起伏,他曾经是个食不果腹的弃儿,小小年纪饱尝人世悲凉。一朝被报道,便成“万千关爱于一身”的“宠儿”,更是拥有500万捐款。他未必知道这500万意味着什么,也未必能洞悉身边的人和政府机构对他从漠视到关注的真正缘由。
从报道看,杨六斤的堂哥也参与了“接人”事件,但我们无法苛责于他。堂哥常年在外打工,自己的孩子也是留守儿童,尽管如此,他仍每年为杨六斤留下500元钱。在这一事件中,真正值得思量的,是当地政府的作为。
尽管杨六斤获捐500万后,当地政府从深圳学校“抢人”的误解已得到澄清,但杨六斤独自艰难生活6年的遭遇仍暴露了当地政府在救助孤儿方面的失责。不管是对杨六斤的存在毫不知情,还是知情却不闻不问,当地镇政府都难逃缺位质疑。2010年国办发布的《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必须在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对孤儿进行全方位的保障与扶持。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当地政府在帮扶杨六斤方面到底做过什么?政策规定的救助为什么迟迟没有落到杨六斤身上?
事实上,经媒体报道网络发酵后,杨六斤的故事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悲情故事,他无可避免地和当地政府的形象连在了一起,舆论指责当地镇政府等部门无所作为,并质问“杨六斤吃草的时候,你们干吗去了”?用成人世界的思维打量当地镇政府的举动,接孤儿杨六斤回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挽回形象和面子。对于孤儿等个体而言,媒体报道后引起的连锁反应使“坏事变好事”,可对当地政府而言,这分明是一桩形象丑闻。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媒体报道,如果没有500万善款的“激励”,杨六斤是不是依旧还是弃儿?可是,在缺位了6年之后,今天要如何表现,才可能挽回形象?恐怕有一条必不可少,就是真正替杨六斤考虑,让杨六斤更好地成长。
杨六斤的命运转折只是个案,杨六斤的遭遇却不是唯一。有资料表明,类似杨六斤这样的事实孤儿,全国已有61.5万,他们是否都得到了妥善救助?他们中还有多少杨六斤?他们中的杨六斤不可能都“幸运”地被媒体关注,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在过着“吃野菜充饥”的生活?归根到底,保障孤儿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未来,还要靠政府部门主动发力,而不是寄托在媒体的偶遇上。杨六斤从弃儿到“宠儿”的境遇变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地政府部门失察的窘相。这也给其他基层政府提了个醒,照看好治下的孤儿,别再让他们成为杨六斤。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