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警惕“精神缺钙”蔓延年轻一代

2014年07月18日07:46  人民日报 收藏本文

  将责任进行到底,这份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来。因此,责怪孩子不如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究竟缺了什么要素,使孩子们染上“精神缺钙”症

  有一小群“90后”,正成为长辈痛心疾首的话题。

  7月14日,湖南邵阳市征兵办公开通报13名拒服兵役的青年,因怕苦怕累、不安心服役而被退兵。不久前,浙江缙云县也惩罚过一位17岁少年,他嫌当兵太苦,坚决要求回家,结果因“拒服兵役”被行政处罚3万元。

  舆论一片喟叹,甚至出现“垮掉的一代”的评价。

  先不忙大动干戈。所谓“逃兵”事件的接踵出现,毕竟只是个案,将打击面扩大到一代人,显系误伤。事实上,不管是在汶川大地震,还是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中国青年志愿者已经向世人昭告,他们有能力集体英勇地站在共和国前线,用坚强、韧性、专业知识与责任感,还有阳光般的表情,让长辈刮目相看。他们体现的大爱、大善与大勇,是改革开放30余年最丰硕的成果。他们拥有更加开放的阳光心态、面向世界的胸襟、整合海量信息的能力,他们往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更多同龄人、更多长辈,构成了他们的坚强后盾。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这一代孩子们,确实也蔓延着怠惰、娇气与责任意识匮乏的流行病。比如那一小群“逃兵”,也许从小娇生惯养而无法应对兵营生活的艰辛,让他们觉得离开是最好的、最无害的选择。或许直到离开,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次“逃离”的分量。他们有过挫折、艰辛甚至磨难吗?有过为不当行为承担后果的经历吗?或者有谁曾经告诉过他们应肩负的责任担当吗?

  将责任进行到底,这份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来。因此,责怪孩子不如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究竟缺了什么要素,使孩子们染上“精神缺钙”症呢?是否太过精心的呵护,增加了孩子们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机会?是否太过单一的应试期许,局限了孩子们自我磨砺的眼界和领域?是否“爸爸去哪儿”的社会困惑,妈妈和女性老师环绕的阴柔氛围,弱化了男孩们的阳刚之气、独立意识和责任担当?

  还有不可或缺的理想主义教育呢。

  不由想起近一个世纪以前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那群年轻人。细数当年中共一大13位代表,绝大多数都是热血青年。李达、李汉俊、毛泽东、陈潭秋、王尽美等均出生于19世纪90年代,而邓恩铭等更出生于20世纪初。为了理想,他们将本可以安逸、富足的生命,投入清贫、坎坷甚至家破人亡的命运。他们有青春贲张的热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有舍生取义的担当。

  隔着一个世纪悬望百年前的这群年轻人,其磅礴的理想主义和家国情怀,仍然让我们怦然心动。

  反过来想,如果那一代青年才俊,沉迷于题海之中不能自拔,或被父母社会捧托于手心呵护倍至,或连一场考试都不能忍受窗外偶尔的汽车鸣笛而需要父母以人墙拦路相护,那么,他们还会有多少勇气和智慧、理性与激情去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逃兵”故事在提醒中国教育,提醒更多父母,该放手时则放手。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精神 孩子 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981”平台只听中国的话
  • 钱江晚报:公交纵火案与媒体“博眼球”
  • 周迅前男友刊登整版广告警示新婚老公?假的!电影广告而已
  • @刘海明:“老虎”变“苍蝇”:羞辱还是护犊?
  • 中青报:性侵少女案到底有没有人“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