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寿炎:郭美美是怎样一朵“奇葩”

2014年07月16日08:16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如果我们的社会任由这样的 “奇葩”盛开,无论如何都不是件好事 如果我们的社会任由这样的 “奇葩”盛开,无论如何都不是件好事

  ■ 封寿炎

  郭美美又出新闻了。不过这次,她栽在了赌球上。据北京警方表示,郭美美对参与赌博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从2011年开始,郭美美就以唐·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姿态,不知疲倦地挑战公共舆论和公序良俗。她出手精准、招数狠辣,几乎弹无虚发。先是让慈善机构颜面扫地,后是把“干爹”变成无人敢用的贬义词,然后进军娱乐圈,拍MV,拍电影,甚至成立个人工作室。名气事业一路走高,靠的是“一招鲜”,那就是不断高调炫富,然后各种暗示或者明示这巨额财物来源暧昧:或者来自“干爹”的馈赠,或者来自慈善机构的“生意”,或者来自灰色甚至黑色的官商勾兑。反正哪里是舆论和道德的敏感痛点,她就往哪里死戳。舆论谴责越猛烈,她就戳得越来劲。

  看似激起声浪滔天,其实做起来也没多大难度,不要脸就行。只要持之以恒地反公序良俗之道而行,别说貌美多金的郭美美,多年下来,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网络红人,不也都爆得大名了吗?然而,这种靠挑战、践踏公序良俗博出位的言行,在其个人名利双收的同时,却让公序良俗沦为“公地的悲剧”,付出了沉重代价。

  道德要求似乎是老生常谈,而且似乎失于宽泛。但社会道德滑坡、甚至普遍失德所酿成的苦果,相信许多人都正在品尝。与道德相比,郭美美对慈善领域所造成的危害,则更加具体可见。从2011年6月,郭美美在微博高调炫富起,举国关切之下,闹剧硬是跌宕起伏了三年多。所谓的“调查”,一度启动又按下不表。郭美美与慈善机构之间到底是何关系,公众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公信力重于生命的慈善组织,断然不愿让郭美美来当形象代言人。但清白不能自证,对这起严重损害其声誉和形象的恶性事件,彻查与否似乎不该是可以自行决定的 “家务事”。然而,公众期待的“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一直没有出现。“假作真时真亦假”,暧昧不明的后果,就是慈善事业的声誉遭受重创,甚至被污名化、妖魔化。

  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当郭美美在玛莎拉蒂里搔首弄姿的时候,有多少嗷嗷待哺的孤儿,却再也得不到慈善物资的援救;当郭美美手持51亿元存款傲视群伦的时候,一些慈善机构获得的社会捐赠,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当郭美美进军娱乐圈,衣香鬓影歌舞升平的时候,亟待发展却步履艰难的慈善事业、亟待唤醒且极需珍视的社会爱心,却犹如嫩芽蓓蕾经受着肃杀寒霜。

  在这里,并非有意夸大郭美美的负能量,但是如果我们的社会任由这样的 “奇葩”盛开,无论如何都不是件好事。长此以往,一些人就会审丑逐臭,只要能出名,无所不用其极,健康的社会风气和生态将因此遭受侵蚀。

  郭美美被抓,说明社会对她的挑衅和挑战并非束手无策。对于那些丝毫感受不到舆论和道德重量的人,应该用法律来盯紧他们。希望此次赌球事件能让郭美美有所醒悟,以“毁三观”来搏出位,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我们的社会也应激浊扬清,构建健康、清朗的社会生态,让郭美美这样的“奇葩”难以立足。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郭美美 慈善机构 慈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中青报曹林:当新闻学院院长是需要资格的
  • 钱江晚报:一瓶高价矿泉水穿了谁的帮
  • 高价矿泉水让日历讲稿穿帮,书记该怨谁?
  • 环球时报:处理违法外国人别怕麻烦
  • 环球时报:中高考加分机制应不应该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