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沂:我说了,你为什么不信?

2014年07月29日07:43  人民日报 收藏本文
一位在中央部委工作11年的年轻人现身说法,罗列公务员的种种惨淡生计 一位在中央部委工作11年的年轻人现身说法,罗列公务员的种种惨淡生计

  “这一刻,仿佛云淡风轻,自由的气息似微风拂面。”这是最近一位副县长辞职获批后的感言,却怎么让人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男主人公越狱后的一幕?不禁要问一句,你如此决绝,让那些“公考”现场的莘莘学子怎么想?

  倒真应了那句老话:“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辞职本是寻常事,一位副县长辞职却引得舆论大震,个中原因,颇可玩味。其实,从根上说,公务员就是一种职业,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职业选择自然也不同;不同寻常的倒是,如果有一种职业,每个人都想着进入,进去了就不愿意出来,不是这个职业有玄机,就是社会有了病,或者兼而有之。

  有关公务员待遇的争论,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似乎是个很难达成共识的问题,身处其中者多诉苦,社会舆论却几乎难有同情同理心。这几天在朋友圈里转了一篇文章,一位在中央部委工作11年的年轻人现身说法,罗列公务员的种种惨淡生计。看下面留言,观点泾渭分明:点赞的大都是个中人;局外人则反问:“有这么惨吗?”

  我说了,你为什么不信?公务员的表达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确实还存在一些不一般的福利;二是社会对这个职业有权力寻租的想象。有此两点,即使是正当表达,也很难理直气壮了。所幸,改变正在以可以目视的速度发生着。中央以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为改革提供风清气正环境的施政思路,清晰可见。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从一项项改革到一道道禁令,所切掉的正是不正当的“蛋糕”,所挤掉的正是可能的寻租空间。

  当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当公务员回归职业本质,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公务员呢?松绑后的市场将创造足够多的机会,想创富的人自可以去弄潮。只有那些对公共事业怀有理想与热情的人,才会进入公务员队伍,他们拿着稳定的、干净的收入,为公众做“公仆”,为市场当“守夜人”,也赢得相应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并从中收获深深的价值实现感。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 职业 社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方兴东:公职人员应禁用苹果手机
  • 新京报:“转基因稻种失控”是一场食品安全事故
  • 环球时报:揭开郭美美背后谜团,快了
  • 今评媒:参加好声音“红三代”不再神秘?
  • 环球时报:中国赴日游客激增88%不是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