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更化:一战百年,重建中华文化自信

2014年07月28日07:27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王更化

  100年前的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作为这场大战的参与者以及名义上的胜利者,中国人也有必要对之进行深入的反思和纪念。

  一战的结果虽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取得胜利。但残酷的战争把欧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令胜败双方都元气大伤,集中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德国思想家斯宾格勒大战最后一年出版《西方的没落》一书,就把世界围绕西欧旋转的“西方中心论”,称作是荒谬、自欺欺人的“历史托勒密体系”。

  当时的中国虽然积贫积弱,但因加入“协约国”并对德国宣战,特别是累计派出约30多万劳工远赴英法等国参战,也成为战胜国之一。不过,中国从“战胜”中收获的是深深的屈辱。中国被视为“第三等战胜国”,不仅没有分享到任何胜利果实,就连德国在华侵略形成的权益,也被“协约国”非法转交给狼子野心的日本。残酷的现实逼迫中国人做出反思。所谓“弱国无外交”,世界仍处于“强权战胜公理”式“丛林法则”的支配之下,中国不能再依傍西方文明。“要自救、当自强、走新路”成为当时中华儿女的基本共识。

  中国自救的新路在哪?当时主要有三大探索思潮:一是一战初期“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激烈反传统”、“拼命往西走”的西化思潮——那时中国人还很少注意到一战的惨烈和悲哀。二是一战末期由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社会主义思潮。三是一战结束之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重建中华文明的思潮。这三大思潮深刻影响到此后百年中国思想舞台格局。

  重建中华文明思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战期间及其结束后一段时间里,访问过欧洲的梁启超、张君劢等思想家,亲眼目睹欧洲各国哀鸿遍野的惨状后,认为“科学万能论”、“西方中心论”已经破产,中国不能再一味恋慕和学习西方,而是应从价值上回归自身传统、重建中华文明,并为苦闷的欧洲人提供文明方向上的指引。1920年访华的英国思想家罗素,也多次发表演讲,并写就《中国问题》一书,指出“中国的问题不仅是政治独立的问题,文化独立同样重要”,认为“中华文化如果完全屈从于西方文化将是人类文明史的悲哀”。这些人的呼吁,激发了中国学界重新反思中华文明的热情,传统文化研究蔚然成风。

  遗憾的是,正如前秦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一样,在国势陵夷、战乱频仍的年代,可以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但很难进行稳定的文明建设。而建国后,“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又使中华文明的重建一度遭到搁浅。但是,弘扬中国传统、重建中华文明,始终是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一大夙愿。

  今天,西方文明许多致命缺陷仍没有得到弥补和矫正,而中国早已非一战期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正蒸蒸日上、走向富强。中国正在重建文化自信,必将走出一条人类文明的新趋向。我们纪念一战,不必再以当时的中国是战胜国却遭到列强的羞辱而感到义愤,但必须以百倍的民族自强和文明自信心,一方面重新接续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一方面继续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文化,进而再造中华文明的辉煌——这是对一战的最好纪念方式!▲

  (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儒教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北青报:“马路种黄豆”暴露了怎样的政治生态
  • 京华时报:汪峰上头条只是娱乐 隐私边界才是真问题
  • 法制日报:发霉面包警示救灾须补齐短板
  • 新京报:免费的敬老院,养老服务不能“打折”
  • 法制日报:“肖像权”岂是官员逃避监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