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玉:裙裤事件,肇始于残联的履职困境

2014年12月09日10:33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近日,郑州多名残疾人向媒体报料称:残联冬季送温暖,不送棉衣、被褥,却给每人发了两套少女裙裤。他们中的一些男士称,四五十岁的男士,被送了少女裙裤,心里感觉特不舒服。省残联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这些衣物系上海一家知名女装厂家无偿捐赠,因全系女装,因此无法根据需要发放。这位负责人还说,考虑到这些物资主要服务于残疾人群体,因此决定“无论能穿不能穿,都发给残疾人”。(12月8日《大河报》)    

  捐物助残却“送错东西”,这样的滑稽桥段,公众其实早有领教。可即便如此,大冬天里给残疾男士送少女裙裤,还是刷新了我们的想象。当然,对于此番荒诞举动,河南残联进行了诸多自我辩白。只可惜,无论当事人抑或围观者,对种种冠冕堂皇的说辞,似乎都难以真正认同……作为高度专业化的慈善公益组织,残联居然会产生这般的低级失误,人们又怎会轻易释怀呢?那些针对个案的追问,终究是为了最大程度上推动尴尬现状的改善。

  就事论事来看,“裙裤事件”俨然有很多合理化的解释:爱心企业总是反季捐赠,衣物又难保存易发霉,故而无可奈何,只能“在冬日分发夏装”。但,这一套看似自圆其说的辩解,实则恰恰暴露了一些地方残联深层次的运作缺陷。比如说,募捐模式的陈旧低效。所谓募捐,多是被动接受、照单全收,却少有基于实际需求的、有计划的劝捐;再比如说,慈善关爱形式过于单一。往往只是分发既有的善款善物,而缺乏将之储藏、转换和利用的必要技巧。它们缺少一个高效利用捐赠物的平台,无法展开拍卖、置换等操作来实现价值提升,只是在无目的地、被动地重新分配物资而已———有鉴于这种种事实,所谓“发错东西”的事情,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玉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残联 裙裤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接力绝食”是饿不起又要表演的秀
  • 父亲公交亲吻幼女:“猥亵”还是误会?
  • 解放日报:从“我就欺负老百姓”说起
  • 新京报:抗违法强拆致人死,能否认定防卫过当
  • 环球时报:朝三暮四折腾春节假,实在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