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别用莫须有罪名烧烤赵本山

2015年01月21日08:01  晶报 收藏本文
他只是与几个落马、涉黑的敏感人物关系很好,跟几个贪官合过影。可是,这算什么罪呢? 他只是与几个落马、涉黑的敏感人物关系很好,跟几个贪官合过影。可是,这算什么罪呢?

  曹林

  娱乐圈近来最郁闷的应该是赵本山了。这个给老百姓带来无数笑声、得到市场和赞誉的双重回报、曾经被舆论捧上大师地位的东北小品王,近来成为舆论的弃儿,被舆论摔到了地上——不仅是摔,甚至是狠狠地踩了。赵氏幽默给中国人带来无数欢笑,但此时网友一个个关于他被抓起来的谣传,真让老赵每天生活在心惊肉跳中了。

  似乎每天舆论和坊间都能生产出无数关于赵本山的负面新闻,暗示着他很快就会被办。一个大V看《智取威虎山》时随口一句关于20吨黄金的玩笑,无意之中提到片中的“三爷”,竟然在“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的荒唐传播中扭曲成“山爷”,并很快发酵成“从赵本山家中搜出20吨黄金”的无耻谣言。赵本山老家一个官员被调查,媒体也能自然地与赵扯上,称这个官员在赵的朋友圈,竟狠夸过赵本山,暗示赵也有问题。党报评论中提到低俗文化,也被解读为影射老赵已经“失宠”。

  赵本山一次次出来辟谣,根本平息不了每天媒体上那些明里暗里说他已经“进去”的谣传。舆论以生产一个个谣传来将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小品演员如此架在火上烤,不仅是不厚道,不仅是缺德,更是对一个公民正当权利的恶意侵犯。

  我不知道背后是怎样一种力量在“整”赵本山,在往网上和媒体上放这些关于赵的负面消息,感觉赵本山这时真的挺可怜的。老赵犯了什么法,那就依法抓他审他办他,人家没犯法,就别这样整人家,整天把老赵架在火上烤。很多人把跟政商走得很近、生意做得这么大的赵本山当成一个权贵阶层的代表人物,以看权贵倒霉的心态来围观,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心态来看戏。可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种舆论暴力的受害者,这种肆无忌惮的大众暴力会把每个人都变成可怜的弱者。

  起码从眼前的公开信息来看,赵本山并没有什么问题,他只是跟政治人物靠得比较近,与几个落马、涉黑的敏感人物关系很好,跟几个贪官合过影,几个贪官特别喜欢他的小品和二人转,大人物到他的大戏台看戏总是前排就座。可是,这算什么罪呢?与落马贪官关系好,并不证明他也跟那些贪官一样也有见不得人的事,并不证明他就进入了腐败的利益链。指控一个人有罪,是需要拿出证据的。不能因为与贪官走得很近就给他制造无数“莫须有”的罪名,并以谣传吓人和舆论审判的方式把人架到火上烤。

  赵本山作为一个出身农家后来发迹暴富的艺术家,他身上有不少缺点,比如高调爱显摆,有小农的狡猾,有封建意识,深谙很多世故——但这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艺术家,他的小品给公众带来无数欢乐,他把东北二人转通过春晚带向全国和世界,他拍了很多反映农村变化与发展的电视剧。他确实与一些“问题政商”走得很近,但如果老赵并没有问题,“走得近”算什么错呢?至多只是交友不慎吧。不能因为仇富、仇官、仇腐、仇黑的情绪,而用那一个个想像中的莫须有罪名去烧烤赵本山。

  面对纷纷的谣言,赵本山的徒弟曾愤怒地反问“咱国家法律管不管谣言”,我也有此问。为什么一个个毫无根据的谣传能四处传播,为什么媒体能把一看就很荒唐的传闻刊登出来,为什么那些冠以“传”、“据称”之类无信源的消息能大行其道,为什么再荒唐的消息都有那么多人相信,为什么被证明是谣言的信息还有那么多人在传,为什么造谣传谣者得不到惩罚?因为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所以针对赵本山涉黑被抓的传闻已经产生了恶劣的“破窗效应”:反正对老赵造谣了也没事,会有更多的人去打碎窗户。“破窗效应”又会滋生更可怕的“自我强化自我实现”。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赵本山 罪名 舆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风暴眼:14岁少女讨薪身亡,欠薪罪在睡觉吗?
  • 北京晨报:“在职不说离职乱说”无益改革
  • 海外网评:公务员涨工资,这事儿到底靠谱么?
  • 南都:未来加油不花钱,我咋不鸡冻呢?
  • 中青报:用朝气战胜暮气 用活力冲破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