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股市飘红展现市场乐观预期

2015年03月19日07:36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刘  戈

  刚刚结束的“两会”将中国2015年GDP增长速度定在7%左右。很少有人再认为这个目标定得太低,经济界普遍认为,要完成这个目标将是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

  根据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1—2月,全国发电量为85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2月平均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创了30多个月来的新低。而铁路货运日均运量跌破1000万吨,同比下滑12%以上,为历年来罕见,这表明重工业体系需求严重不足非常明显。仅有出口额显现出一点亮色,2015年1—2月全国进出口2.26万亿元,增长15.3%;而进口总额下降19.9%的数字,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国内需求严重不足。

  但出人预料的是,股市的表现却完全是另一幅光景。沪深两市最近几天连续走高,一片“春暖花开”景象,沪指更是突破3500点的重要心理关口,有人甚至喊出4000点将不是梦。

  从上涨板块看,和上一轮上涨以银行、证券、大蓝筹股为主不同,股市呈多领域轮番上涨的局面,机场航运、西藏概念、港口航运、“一带一路”、P2P、民营医院等股票涨幅明显,甚至连之前惨不忍睹的钢铁板块也涨得风生水起。虽然中国股市涨跌偏离基本面早已让人见怪不怪,但在各项经济指数不振的前提下,资本市场呈现完全相反走势,这在20年来的中国股市中并不多见。

  如何解释这种看起来有些不合常理的现象呢?当然从股市本身来看,经过近2个月的调整,大盘已经具备发动新一轮反弹的机会,央行行长周小川和证监会主席肖刚的讲话也提振了市场信心。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和整个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有关。虽然国际上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的沉渣重新泛起,但经历过若干回“狼来了”喊声的反复锤炼,人们内心的耐受力已显著提高。之前最令人担心的两个因素分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失业人口大量增加,但这两者发生的概率已越来越小,人们对中国经济下滑的底线已有较为乐观的判断。

  还有一个不太被提及的因素,就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步伐逐渐加快、增长方式不断转变,在不少领域,常规统计数字和经济学家们的观察标本可能已无法完全体现经济发展的现实。这些数字和标本反映的更多是在强投资驱动背景下旧常态的情况,随着市场大规模重新洗牌,一些在以往统计数字和观察标本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样本出现大幅下滑,但新的企业、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的强劲增长,未必全部体现在统计数字和观察标本中。

  就在几天前,笔者与一位铁路基层干部和他的儿子交谈。父亲给出的数字是其供职的铁路局日货运量比去年同期下滑近30%,而儿子供职的新媒体广告公司却每天加班到夜里10时,完全是冰火两重天。铁路货运数字准确体现在统计数字中,而新媒体广告后面消费市场的火热和增长潜力则未必能反映在已公布的统计公报中。而这其中的潜力部分很可能就是股市增长的来源之一。

  当然,股市走势成因是多方面的,也很难断言不会出现新的波动。但每个在股市中投入真金白银的投资人和机构,如果没有来自基本面和对自己挑选个股成长预期的信心,也不会聚集起如此高的投资热情。这种信心若能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形成正向反馈,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并平稳进入新常态完全可以实现。▲(作者是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股市 中国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足球操”还是让拉拉队去玩吧
  • 风暴眼:卷宗四大疑点能否还聂树斌清白?
  • 扬子晚报:媚权恶俗不治 就不怕教坏孩子?
  • 京华时报:律师完整阅卷不该是“超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