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两会”一些代表委员的言论挨了舆论板砖,被拍得体无完肤,也有一些代表委员获得了舆论一边倒的支持和叫好,比如有政协委员提出,元宵、重阳之类的传统假日应该放假,春节假期应该放到正月十五——可以看到,凡是关于放假的建议,总能赢得舆论一边倒的支持。但一边倒的支持并不代表就是对的,这种支持很多时候是情绪化的,反对声很容易被淹没。公共讨论需要听取各利益方的声音,如果采访那些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他们肯定不会支持动不动就放假。
“一边倒赞成”未必就是“两会”好声音,有对话才有人话,有争鸣才有共鸣,缺乏真正讨论下的“一边倒赞成”,往往反映的是某一个群体的声音。
这几天受到很多人赞成的还有另一个代表的观点,这个代表说,首都高校外迁请别忘了河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继续为河南学子呼喊,并请现场媒体给教育部捎话,鞠躬恳请教育部让更多河南孩子获得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这个呼吁教育公平的观点赢得了舆论掌声,网络差不多是一边倒的支持,赞成应该破除教育资源的垄断,推进公平教育。
看起来是一边倒的支持,可如果深入思考一下,到现实中多采访些人,就会发现,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什么是公平?每个群体、每个地方的人都习惯站在自己利益立场考虑问题,觉得对自己倾斜才叫公平,可其他地方的人就不接受了。
还有雾霾治理问题也是如此。提起雾霾治理,人人都能站在道德高地上去作一番道德演讲,一边倒地向某个部门施压。可一旦说到具体的治理,让谁谁谁承担减排的责任,动动谁的奶酪,大家就都不乐意了,都成了雾霾治理的阻力。
我们的“两会”似乎缺乏辩论的传统,代表委员们似乎遵守着某种各说各话、互不批评、互留情面的潜规则:可以毫不留情地批评某种现象,可以言辞激烈地批评某个部委,可似乎就是不能直接批评另一个委员的提案,不肯针对另一个代表的议案发表不同意见。在这种一团和气、自言自语的“两会”氛围下,即使某个代表委员发表再荒唐的观点,也不会有人站出来批评;某个委员再站在本群体利益立场发言,相对利益群体的代言人也不会接茬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大会堂场外的舆论场争得面红耳赤,可会场内却少有争论。
很多国家都有一个公共电视台专门直播议会的开会现场,这样的节目一般有很高的收视率,许多人之所以愿意整天追着这个频道看,正在于其辩论,议员们为公共事务针锋相对的辩论,让公众看起来很有公民感觉。
期待我们的“两会”也能建立起辩论制度,代表委员们能就公共事务展开辩论,那样的“两会”不仅更好“看”,也更能体现代议属性,更有会议质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