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两会闭幕,信息公开不要谢幕

2015年03月18日07:36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王旭明

  今年两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两会期间,平时很少见到的部长们在这十几天里密集面对媒体和公众,提供了大量信息和观点。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5位正部级官员和几十位其他级别的官员通过在各种场合接受记者采访,发表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回应民生热点和百姓关切,同时还举行了10场左右的新闻发布会。很多记者感慨,有些部长一年当中面对媒体的次数也没有这十几天多。

  信息公开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披露信息,二是政策解读。在网络化全媒体时代,这样的披露和解读万不可少。有人说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网上发布解决,这是不对的。国务院多次强调信息公开,2014年又就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提出要求,再一次明确了以新闻发言人为核心的新闻发布制度应该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两个层面推进。两会让我们看到了这两个层面的推进,得到了人民广泛认可。希望这样的表态不仅仅是在两会记者录音笔和摄像机的盯梢下,而要放到一年的时间里。

  披露信息,这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基本要求。在披露信息过程中,既要坚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原则,还要坚持同步部署、善用媒体的原则。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披露信息不能做到与工作同步进行,也不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更新不够及时,可读性、通俗性有待加强等等。

  如果说信息披露难,政策解读就更难,难就难在有些官员思想观念陈旧。总有人认为,讲话下发了、文件印制了、工作会也开了,还有什么必要面对公众和媒体再说话。这种认识十分浅薄和有害,要知道讲话、文件和会议都是内部的工作,媒体和公众很难了解,更难理解这些内容,包括这些内容产生的背景、需要解释的重点难点等。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才明确要求信息公开不仅包括披露信息,还包括政策解读。今年两会上部长们的发言内容从国内政策到国际问题,从内事到外交直至国防。短短十几天,通过部长们的解读,人们真的好像上了一堂堂形势教育课。课的内容那样鲜活生动,课的形式有问有答,部长们不时抛出流行语、网络词或开个小玩笑,帮助公众理解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公众与政府的沟通与理解。

  我心底常有这样的感受,这十几天的部长们和官员多可爱啊。这样生动有效的形式为什么不能更多地放在平时、放在每一项重大政策出台前后呢?披露信息和解读政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但却不断被人提起。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工作离目标还有相当距离,另外一方面也说明这方面工作缺乏刚性要求和硬性规定,也没有将其列入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为此,我希望,今年两会闭幕,信息公开不要谢幕。▲(作者是语文出版社社长)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两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风暴眼:王府井劫案首堵立大功?郭德纲神预测
  • 中青报:不要看到塑料花就认为政府造假
  • 新京报:普京“被政变”,低级谣言为何流传
  • 蒋丰:日本老汉偷窃情人节巧克力的背后
  • 北京晨报:不必渲染“专职摄影师”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