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国民福利相应提高能带来发展动力

2015年04月21日07:29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李长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也得到极大改善。社会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会不会变成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负担、甚至是不是会掉入“福利国家”的陷阱中,引发一些人的争论。

  按照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福利支出标准衡量,我国的福利支出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至2014年这5年间,全国财政总支出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增速最高的是2011年(21.6%),增速最低的是2014年(8.2%)。在全部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福利的支出也水涨船高,2010年,各项福利支出加起来达29450亿元, 2014上升到53873亿元,增长82.9%,比财政总支出68.7%的增幅高出14.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人们对福利支出增长过快的担忧也越来越强烈,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税收负担不断加重。支撑高福利的背后一定是高税收。工信部最近发布的《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已经从2013年的2.33%增加到2014年2.48%。

  二是政府债务沉重。假如由于经济增速的下降导致税源减少,那么政府就必须靠发债来维持庞大的支出。这也正是部分欧洲国家深陷泥潭的沉痛教训。目前我国中央政府的赤字率虽然只有2%多一点的水平,但地方政府债务却不容轻视。

  三是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会体现为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以社会保障为例,按照现在的规则,我国企业需要负担的“五险一金”比率就占到工资总额的40%左右。该标准已经超过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十分吻合。

  不过,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分析,福利水平虽然增速很快,但也有其合理和必要的理由。换句话说,近些年福利水平的快速提高,实际上是对过去的一种纠偏和补偿。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企业家大多还停留在依靠压低工人工资福利以获取更高利润的时期。这种思维定式的逻辑很简单:工人拿得越少,我就挣得越多。然而,低工资低福利带来的恶果也显而易见,劳资冲突加剧等现象时有发生。事实证明,如果能够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福利水平的相应提高,对于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激发积极性,最终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远低于欧美平均近60%的水平,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社会福利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将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相结合,将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当成动力而非负担,以人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教授)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福利 社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风暴眼:女神卖毒面膜年入百万,谁毁了我们的朋友圈?
  • 环球时报:大V吐脏话,即使不知耻也莫得意
  • 扬子晚报:两人受伤却无冲突,城管会七伤拳?
  • 新京报:“正高二级”诗人该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