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在今天的中国 这些片儿被禁才对

2015年07月30日16:42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嫁给大山的女人 嫁给大山的女人
网站截图 网站截图
盲山 盲山

  在今天的中国,这些片儿被禁才对!

  耿直哥 环球时报

  从昨天开始,由《嫁给大山的女人》引发的一场思想上的风暴,正在猛烈地席卷中国的互联网,强烈地冲击着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但让这风暴强度持续的,却是同时期相同题材的另外多部电影…

  嫁给大山的女人》的故事我们已经熟悉:讲述的是一个惨遭多次拐卖的姑娘,最终在买主家收获幸福的“正能量”故事。

  可正如我们昨天所披露的那样,这个电影的故事原型人物郜艳敏,她所经历的磨难,与 “正能量”剧情完全相反。她被人贩子多次轮奸,被卖到了农村,不明不白做了别人的媳妇,因为没有出路,最终连亲生父母都让她认命。这部“主旋律”影片中,受害者对罪恶无力反抗后的忍受,被扭曲成了“善良”和“奉献”,加害者却消失的无影踪,更妄谈受到正义的审判。

  更令人震惊的是,河北省官方当年还多次组织官员们观看这部电影,学习郜艳敏的某种“精神”。 郜艳敏甚至还先后被架成“感动河北人物”、 “最美乡村教师”的候选人…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种精神上的“强奸”,却在几年前,不仅能够被合理化,甚至能登上“大雅之台”。

  有网友就扒出,在郜艳敏的遭遇被媒体首次曝光的2006年,央视曾经在黄金时段播出一部名叫《阿霞》的电视剧,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也是一个被拐卖到乡村年轻女孩,不忍强奸羞辱打算自杀。后来她被村民们救了,然后她发现那个要强奸她的买主,竟然在卖血给她补身体,于是她就感动了,甚至主动找到那个要强奸自己的男人,嫁给了他,并帮助村民们共同致富…

  剧中,女主人公还表示,她觉得这些村民比外面的人更懂“人间真情”…

  其实,在10年前的荧幕上, 这种被拐妇女被塑造为所谓“不屈服命运安排、自立自强”的优秀典型的事,并不是孤例。

  而且如今回头看,让人觉得最荒诞的是,当年《阿霞》收获的并不是如潮的批判与怒骂,而是高收视率和观众感动的眼泪。

  不到10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可当年跟着父母一起哭的孩子们,如今却反而冲在了批判《嫁给大山的女人》、《阿霞》的最前线!

  他们是成长在现代化社会中的新一代,经济和生活条件的发展,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与不同文明的更多接触,给了他们关注和改善当下女性权益的物质和意识基础,令他们的思想已经完成了“剧变”!

  嫁给大山的女人》剧照

  今天,我们看到,当他们在集体批判《嫁给大山的女人》和《阿霞》时,另一部拍摄于2007年、同样关注拐卖妇女问题的电影,却也获得了他们的盛赞。

  这部电影名叫《盲山》,没有投资、全靠导演自己掏钱。这部电影与《阿霞》和《嫁给大山的女人》完全相反,赤裸裸地拍出了妇女拐卖问题中各种黑暗的现实。结果,在当年的时代,这部电影并没有获得主流的认可,沦为了一部小众电影。

  可今天再看豆瓣网,这部电影却获得大量年轻网友好评,很多人慕名重新观看,最终获8.0的高评分。而《嫁给大山的女人》则被他们打出了2.1的极低分,《阿霞》则是3.0…这样的评分背后,反映的是民众在保护女性权益问题上,意识的巨大进步。

  当下的影视作品生产,要求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主旋律。可在当今社会,对贩卖妇女已经形成了零容忍的共识,依法严惩已经是一种迫切的民意诉求,这已经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主旋律。

  像《盲山》这样当初看起来很刺眼的电影题材,放在当下,已经成为促进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正能量;而像《嫁给大山的女人》和《阿霞》这样的电影电视,在受众心中已经是起反作用的负能量包袱,才应该被拦下播出。这是相关部门在审批影视作品时,应该意识到的现实。

(编辑:SN123)

文章关键词: undefined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北京晨报:莫把无知当卖点
  • 晶报:拒绝“看评论我就放心了”的抱团温暖
  • 环球时报:抗美援朝的正义性不容否定
  • 新京报:释永信有义务去做“亲子鉴定”吗?
  • 环球时报:港大“红卫兵”是香港未来凶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