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清场后的“与民同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4日12:32 南京周末 | ||||||||
■本报记者 殷 骏 9月12日,济南众多媒体以较大篇幅报道了当地众多省市领导在中秋节晚上,与群众一起在趵突泉畔参加观泉赏月活动。据报道,这是一次与民同乐的中秋之夜。 然而,这次“中秋之夜”的场外,却传出另一种声音:许多带着月饼等食物来趵突泉
那么,趵突泉公园在中秋之夜,是否发生了“清场”?“清场”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清场”行为是否恰当?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中秋夜游园遭“清场”? 据遭遇“离场”的游客抱怨,当天下午5点之后,许多老济南来到趵突泉边,准备过个有纪念意义的中秋节。哪知6点过后,公园突然要“清场”。他们听说,晚上有领导要来参加活动。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即有人表示不满,一些外地来的游客尤其愤怒,“怎么说撵人就撵人,是不是太过分了”?这些游客都是冲着趵突泉的名声来这里过中秋的,可参与“清场”的警方对他们说,领导晚上要来,望见谅。 就这么一声“望见谅”,把游客们的中秋喜庆情绪,冲得荡然无存。 当晚8点半,领导们纷纷到场。 为了这次活动,趵突泉公园到底有没有进行“清场”?公园内部人员对本报记者说,当晚的趵突泉公园有一次重大的活动,但“清场”行为,并不是由公园进行的,而是由值勤的警方执行,“我们公园没有这个权力”。 据他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被“清场”,只是不能使他们靠近活动场地。“不过公园外的游客是不让进了”。 由此可见,这次活动就是当地媒体所称的“观泉赏月”活动。同时记者了解到,参加园内活动,与领导同乐的市民,是有关部门专门组织的。 据说,一些老济南看到当晚的电视中报道的“领导和广大群众欢度中秋”的节目之后,显得很气愤。“连电视都骗人,我刚被公园给撵出来……” 第二天当地出版的报纸也纷纷报道中秋节“与民同乐”的新闻,更是引起一些游人的反感。 这样“清场”该不该? 有游客认为,趵突泉公园是一处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权利观泉赏月。自己在正当购买门票,又不破坏秩序的前提下,竟然遭到了强制“清场”,而且是以“与民同乐”的理由,这不是很荒谬吗? 有关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特权意识的反映。 “与民同乐”最后演变成“不与民同乐”,或“与特殊之民同乐”,可能不是当地领导的初衷,但其结果就是——一次亲民的努力,变成了一场形象表演,一次“作秀”。 在追求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官本位”和特权意识,是必须被时代抛弃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具备现代公民的主体意识。比如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发生的这件事情,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反感,使得他们甚至“有话要说”,就是这种进步意识的最好体现。 而在这件事情中,当地媒体受到了市民的质疑,由此引起了一种“不信任”感。因为在第二天当地报纸关于领导与群众共同欢度中秋的报道中出现的“中秋佳节,普天同乐,明月当空,泉水欢歌”,使得那些遭到“离场”待遇的游客感到更为不平。他们认为,记者们成为这类“形象”活动的最好助手。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