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影评第一人谈中国电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10:43 外滩画报 | |||||||||
——专访法国《电影手册》主编Jean-MichelFrodon 外滩记者胡颖(实习)/报道小武/摄 ·我个人不认为张艺谋的《英雄》是一部好片子,至少,我认为它不是很认真。
·在大陆新一代的导演里,我最欣赏的是贾樟柯,我觉得他比张艺谋更有潜力。 ·如果法国的实验电影都像《不可撤消》这样的话,那么,法国电影就没有希望了。 ·比起好莱坞的所谓“电影”来,法国的电影更为有意义,更可以称作“电影”,法国电影会坚持它的标准的。 Jean-MichelFrodon,现任法国最著名的影评杂志《CAHIERSDUCINEMA》(《电影 手册》)的主编,法国电影思考社团的负责人。作为法国影评界第一人,他长期在法国最大的报纸《LEMONDE》(《世 界日报》)担任记者和电影评论主笔。本次上海电影节期间,他正好在上海大学参加电影美学的国际论坛,在会议期间,接受 了本报记者的访问。 Frodon曾经参加过世界各地的电影节,其中包括奥斯卡、戛纳、威尼斯这样的电影节。在他的眼里:“上海电 影节还很年轻,与奥斯卡、戛纳、威尼斯等相比还不够有影响力。但是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比起戛纳和威尼斯有更大的 发展空间和可能。” 关于中国电影 《十七岁单车》透视出中国年轻一代导演的希望 外滩:我们知道您对中国台湾的电影很有研究,并且在1999年出版过一本书《侯孝贤》,你可以谈谈近两年来, 你对台湾电影的看法吗? Frodon:台湾的电影,近年来有点没落了,很少的人在拍电影,他们都去拍电视剧了。因为电视剧可以带来更 多的观众和收益。去年,台湾一年才拍了12部电影,但是侯孝贤和蔡明亮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在2002年,我在 《世界报》上推荐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为十佳优秀影片。侯孝贤代表了台湾电影,我期待他的每一部最新的作品。 外滩:你还看过哪些中国电影导演的作品? Frodon:因为我从事的是电影研究和评论领域的工作,所以我一直看世界各地的很多电影。中国的老一代导演 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还有香港的王家卫,他们的每一部作品我都有看过。 外滩:你对张艺谋怎么看呢?你是否看过他的《英雄》? Frodon:张艺谋是最早得到世界认可的中国导演之一,我非常喜欢他早期的作品,比如《秋菊打官司》这样的 ,镜头充满了中国的感觉,传递的信息也是反映中国的情况与状态的,无论对中国或者是世界,对观众或者是评论家来说,是 非常有价值与内容的影片。2000年,张艺谋拍了一部成本很低很生活化的影片《幸福时光》,从这部电影,看到了他对人 物精细的刻画,非常细腻和平和,我觉得是一部佳作。 但是后来的《英雄》我个人不认为是一部好片子,至少,我认为它不是很认真,过于玩弄技巧,花了太多工夫在形式 、画面的色彩还有场景上面,太浮躁了。这和他早期的风格太不一样了,我很想知道,他以后的风格是否会有回归,还是按照 《英雄》这样倾向于商业化的高投入的大制作路线。 外滩:你对中国新一代的导演是否有了解,你看过他们的电影吗?觉得谁最有潜力?谁是你最欣赏和认可的呢? Frodon:我一直很关注中国的电影,无论是台湾、香港还是大陆的。在大陆新一代的导演里,我最欣赏的是贾 樟柯,我觉得他是最好的,他非常的睿智,比张艺谋更有潜力。他的《车站》我非常喜欢,可惜在法国要看到他们的电影不容 易,我常来中国参加一些电影主题的论坛和会议,这样,就可以看到很多最新的中国电影。除此之外,王小帅也非常不错,令 人惊奇的不错。他的《十七岁单车》让我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导演的希望。 外滩:您是否乐意具体聊聊你对王小帅的印象以及他的电影吗? Frodon:当然。作为1990年代出现的大陆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我对王小帅的第六部作品《二弟》印象 深刻。在这部电影里,可看出三个本质不同的电影元素:一个主题,一个故事和一种导演风格。王小帅明显地受侯孝贤那种大 块的长镜头大远景的影响,他同时也避免了人物戏剧化的简单因果关系,而让他们成为一种宇宙性的自然力量,一个族群潜意 识的痕迹,没有一条(中国的或美国的)法律能够抑止它发生。 王小帅用他风格化的手法深化了他的主题与故事。他最后完成的是给予它们一种开放的可能性而超越了这个感伤家庭 通俗剧,就像是一段社会记录,达成一种浓郁深沉与悲天悯人的厚实电影风格。这个配乐是导演拍摄风格的惟一意外。导演总 是自觉地维持一种距离,空间的、时间的和人的距离,仿佛这代表了一种心灵的距离。在这部影片里,王小帅用他的风格超越 了这个感伤故事。 关于法国电影 法国电影比好莱坞更可以称作“电影” 外滩:法国的新一代导演们也在不断尝试一些实验电影,比如饱受争议的GasparNoe(加斯帕·诺)的《I rreversible》(《不可撤消》),你对这部影片怎么看呢? Frodon:我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我觉得导演只是为了造成轰动的效果才拍摄了它。我觉得这部电影没有意义 ,只是在玩弄一个小把戏。这样的电影拍摄,本身动机就有问题,这是一部对导演的职业生涯来说有好处,但对电影院和观众 没有好处的电影。 在法国首映的时候,有许多观众中途退场,受不了镜头不断的摇晃,有人晕倒,有人呕吐,还有救护车直接开到了电 影院。而MonicaBellucci(莫妮卡·贝鲁奇)来拍这部片子,也一度患上忧郁症。如果法国的实验电影都像这 样的话,那么,就没有希望了。幸好,事实并非如此。 外滩:在法国,人们更喜欢呆在家里看电影还是去电影院呢?在法国,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否昂贵? Frodon:有人喜欢去电影院看,也有人喜欢在家看。在法国,有一些专门出租DVD的小店,租一部电影的价 钱是一欧元,而去电影院看需要8欧元,虽然比较之下去电影院有些昂贵,但是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感觉是不一样的。 外滩:你觉得好莱坞商业影片的成功,是否有法国电影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呢? Frodon:电影全球化的商业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将电影为观众所接受的同时,它本身的意义是非常重要 的。一部好的电影,在现在来看是好的,在一百年后来看,也应当是好的,但是好莱坞的电影做不到这一点。 法国的电影,一直给世界各国的导演一种启示,法国的电影充满艺术的美感、哲学意味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想。电影 不只是取悦观众的一种手段,不是票房的多少能说明一部电影是否优秀的。比起好莱坞的所谓“电影”来,法国的电影更为有 意义,更可以称作“电影”,法国电影会坚持它的标准的。 外滩:许多中国电影学院的学生们都受法国电影影响太深,做着大师梦,并对商业题材的电影瞧不起,你对他们有什 么要说的吗? Frodon:法国有法国的电影,中国也应该有中国自己的电影,任何一个民族应该通过电影传递他们特有的信息 。任何优秀的电影,不是靠模仿的,大师也不是靠模仿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诞生的。中国的第六代导演深受法国电影理论 的影响,希望他们能拍出更多有中国特色的、有意义的好电影来。 Jean-MichelFrodon的著作: 《法国现代电影史》(1995年) 《全国放映》(1997年) 《侯孝贤》(1999年) 《与伍迪·艾伦的交谈》(2000年) 参与主编的著作 《LeBanquetimaginaire》《想象的盛宴》(2002年) 《Voirensemble》《共同观看》(2003年) 《Lecinémasanslatélévision》《远离电视的电影》(2004年)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