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界向何处去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10:15 外滩画报 |
连清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 所有现象都反映着一个危险的倾向:知识分子与民间愈来愈庞大的脱节。 提前出版的9月23日《纽约书评》(NewYorkReviewofBooks)做了一个重头专题,题为《布 什之泥潭》。参与撰稿的都是一时才俊,其中包括了美国史学界的泰斗小阿瑟·斯莱辛 格(ArthurSchlesing erJr.)。斯莱辛格从50年代起在美国本土史学界中崭露头角,他的每一本著作几乎都成为洛阳纸贵、雅俗共赏的现代经典。 由于他对美国式民主和自由的一如既往的热爱和倾注,他也是少有的以研究主流历史著名,而依然被标榜为“爱国者”的知识 分子之一。但在这期的《泥潭的制造》中,他却一反常态地以极其尖锐的笔调,抨挞布什政府的一些主要官员的政治思想。他 说,这个鹰派内阁帝国理想的主要理论基底是列奥·斯特劳斯,但是,“就像马克思著名的宣称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斯特 劳斯无论如何也不是斯特劳斯主义者。” 他的结论是:“在美国的历史上,美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海外如此不受欢迎,如此遭人严阵以待,如此不被信任 、恐惧和嫉恨。” 如果说斯莱辛格对美国现状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知识分子如今在美国的地位却可以用几乎同样的语言来形容。 水门事件之后,没有任何一届的政府遭到知识界如此火力集中的攻击、如此怀疑的目光和招致如此厌恶的情绪。不但是自由派 的知识分子(向来普遍倾向支持民主党)群情激愤,甚至连保守派的知识分子(向来力挺共和党)也纷纷倒戈相向。 但吊诡的是,虽然知识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布什政府的攻击,但民间对于布什政府的支持却常盛不衰;在临近大选而 伊拉克美军伤亡人数超过1000的时候,布什的支持率不降反升(而水门时的民间却和知识界站在一起)。 所有现象都反映着一个危险的倾向:知识分子与民间愈来愈严重的脱节。在白宫遇焚之后,美国本土200多年无战 事;“9·11”因此是最为惨重之创伤,其震撼超过珍珠港。如今民间的集体心理是:一定的牺牲与经济上的衰退,都已退 居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安全才是第一需要。知识分子在此时既没有理论资源可以解释,亦没有破解之道;剩下的只有一味的 批评,甚至到了谩骂的地步,如何“以理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耶克以及一批基督教理论家依然活跃,能够阐释法西斯主义产生以及两军对垒的重要关节点 ;但如今的反恐战争的理论指导,只余一个蹩脚的亨廷顿,以文明的冲突来把它定义成宗教战争——这与现代的全球化大潮却 又俨然相悖。 知识界向何处去?继续与民间脱钩,还是寻找一条重新诠释之路?也许,我们只能期待大师,来给整个世界寻找道路 。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