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多少颗美丽心灵将被伤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09:51 外滩画报

  外滩主笔鲁朗/北京报道彭辉/摄

  党燕是个时髦的北京女孩,见到记者时,她刚从地图上难觅方位的一个河北小县城回到北京。2002年从东华大学 (原中国纺织大学)毕业后,她到了中国纺织机械集团下属的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具体负责向各地制造商推销该公司从 德国引进的高档纺机。

  两年来,党燕奔波在晋江、温州、潍坊、平顶山等中小城市之间,与各种各样的乡镇企业主做买卖。

  “这两年,纺机的生意还不错。”党燕说,“很多工厂都在买设备。”

  事实上,中国纺织业正在迎接一个投资高潮。2003年上半年纺织行业的投资增长达到空前的626%,今年1月 至3月实际投资也达到了103.19亿元,同比增长了100.7%。

  这几年,尽管媒体热炒的是“高科技”、“后工业时代”等时髦的名词,但是,经济学家知道,一些传统经济才是中 国经济的主力军。其中,纺织业为中国经济的贡献居功甚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工业生产国家,仅2005一年,纺织行业将为中国提供540万个新增的就业岗位。

  “纺织业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工业门类,在出口创汇中占据重要位置。”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的主任赵玉敏 说,“虽然机电和信息产品的出口在增加,但纺织业的净创汇数字一直是最高的。”

  2003年,中国纺织出口总额达已达到788.5亿美元,这个数字占全球纺织贸易总额的24.5%,占中国出 口总额的19%。

  在国际经常项目的贸易中,中国依靠强大的纺织品出口在支撑高技术领域的进口,这是作为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的战 略性选择。

  因此人们很容易理解到:为什么当世贸组织决定2005年1月1日取消全球纺织品配额之后,中国国内会出现如此 广泛的喜悦和忧虑?为什么在这个好消息刚刚宣布的几周内,美国一些组织就提出了多达13项贸易保护申请?同时很容易感 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中国袜子的限制——无疑是一种变相的配额制——又伤害了多少颗美丽心灵!

  平均主义“阳谋”谢幕

  “在人们对取消纺织品配额进行乐观分析的时候,不要忘了,配额制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赵玉敏说。赵一直跟 踪全球纺织品贸易的各种动向。

  即使在欧美国家已把工业化重心转移到高技术领域的今天,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仍在不断增加。根据赵玉敏提供的数 字,从1971年到现在,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大体上保持二位数增长,其中,丝、成衣的增幅最大。

  这个行业是工业化的入门级产业。西方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借助该行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先者,亚洲发达国家在第 二次工业革命后期充分发展了这个行业。现在,该行业是中国、印度、墨西哥、孟加拉和加勒比等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 口产业之一。

  世贸组织即将取消的纺织品配额制实行了近40年,制定者为欧盟和美国,他们是世界纺织品的最大消费市场。据2002 年度WTO的数据显示,实行纺织品进口配额制的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土耳其四国,全年进口总额为2260亿美元,在全 球贸易总额中占绝对多数。

  很多人认为配额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使各出口国平均每年的损失高达30亿美元。但赵玉敏强调配额制的另外 一个功能: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纺织工业的壮大。“配额限制了某个国家的过快增长,压制了强势生产,从而使更多的国家能从 纺织品贸易中获利。”

  举例说,一个企业在中国可能需要付出很大成本来获得配额,但在越南或斯里兰卡,花费就要少很多。因此,一些生 产基地很可能因此搬到那些国家。

  配额制实际上是在倡导某种平均主义,我们可以将这种策略理解成发达国家的“阳谋”——他们本打算将自己的纺织 工业转移出去,但却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势生产国,因此用配额作为“政治筹码”,甚至配额的多少可以与一国的人权状况挂钩 。

  实际上,供应美国人和欧洲人消费的领带和袜子来自很多国家和地区,但它们在款式和材料上并没有什么实质差别, 不管它是泰国货、香港货还是温州货。

  这种策略已经产生了实际的效力——现在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甚至毛里求斯都已在纺织品领域获得小小成绩。

  现在连进口国也厌倦了这种配额制,因此在今年8月的世贸组织会议上,没有任何一个进口国提出延长配额的要求。

  并非中国的长期利益所在

  外滩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到,目前各地已扩建、新建了一大批纺织工业园和厂房;一些产能集中的大型服装产业中心已 经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河北等省市形成。

  最保守估计,到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估计可达100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30%左右。

  “取消配额是纺织品向自由贸易迈出的关键一步。中国公司由于具有专业化、集群化、配套化等优势,在未来的竞争 中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部长魏林对记者说。

  魏所在的这个官方协会,过去是中国的纺织工业部。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民间资本的壮大,专业部委后来变成了行业协 会。魏没有透露该协会现有多少成员。但看起来,该协会仍像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下属的专业性协会有20多个。

  随着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纺织品和服装领域,现在国内主要的服装生产商为各类私人资本,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面料和 纺织机械领域。在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总额中,服装占70%;而进口最多的则是面料和纺机。

  私人企业具有的增长活力有目共睹,浙江温州、福建晋江、江苏苏州等发达地区都集中了大量的服装、纺织和丝绸企 业,为区域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但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这些中国企业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魏林说:“中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固然很多,但 缺乏知名品牌、缺乏核心企业也是事实。”

  一些研究表明,沿海出口型企业更多呈现出强大的“加工”能力,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制造者。魏林认为,中国出口 的服装多数都贴上外国牌子,自有品牌主要在国内销售。“形成品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大多数生产商现在力量不足。”

  一项有趣的统计表明,来自欧洲的“华伦天奴”品牌目前已有200多家不同来历的工厂在中国投产。相信对欧洲消 费者来说,要分辨清楚谁是真正的“华伦天奴”几乎不太可能。

  在国际竞争中,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硬伤——美国政府可不管什么“华伦天奴”或“梦特娇”,只要产自中国,都可 能成为贸易限制的对象。实际上欧盟在取消配额制的同时,表示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这意味掌握品牌的外国商人将从中国 公司的利润中切走一部分。

  “就丝织品和时装而言,中国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北京一位接受采访的时装设计师说。时装界的观点是,中国服 装设计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于自主品牌不够强大。

  “这方面,印度优势更明显一些。”从赵玉敏提供的数据上,记者看到印度丝织品和时装在最近几年的贸易中增长显 著。

  “纺织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业,对转移劳动力、发展私营企业有重要作用,但不是中国的长期利益所在。”赵玉 敏认为,“我们不能总是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为欧美国家生产便宜服装,这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工业化策略。”

  “工人待遇、环保问题,以及资源紧张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必须考虑的新问题。”赵玉敏说。她曾在太湖附近看到了 被纺织企业严重污染的河道,因此对该行业的无序发展表示忧虑。

  过度消耗资源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据统计,中国每年有四分之一的面料依靠进口,是全球最大的面料进口国,去年 的面料进口额为65亿美元;进口面料以档次较高的化纤制品和毛制品为主,90%以上用以加工出口。

  更基本的原料,棉花和化纤产品也面临短缺。据农业部专家杜珉分析,2004-2005年度国内棉花产量大约在 610万吨,但总需求高达733万吨,不得不依赖进口维持平衡。

  化纤原料方面,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一大化纤生产国,但进口量仍高达185.8万吨,增速为8.1%。更重要的是 ,生产化纤的化学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几种主要原料的进口依存度均超过50%。

  在劳动力价格方面,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以来,东南沿海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有报道说一些来自中西部的打 工者因为当地“生活成本太高”而不愿意继续返回东部工作。

  江浙的老板们会有什么反应?

  10月22日,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各类袜子采取贸易特别保障措施,这对沿海地区的出口型企业显然造成了 不小的影响。但这仅仅是事情的开始而已。

  “美国纺织业者组织对中国主要出口的各类服装产品都提出了申诉。”美国高特律师事务所的国际贸易法专家马鸿基 (Matthewj.McCcnkey)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我这里有一个表格,你可以看到,十月份提出了六项申诉 ,还有七项计划申诉。”马先生日前专程把办公室从华盛顿搬到北京,准备承揽中国企业的生意。

  这几乎是一个全面阻击的设想。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这个由多家行业贸易团体组成的联盟目的是在美国大选前 夕满足自己的利益。这些申请涉及到美国每年大约19.6亿美元的进口纺织品和服装,相当于每年从中国进口总额的14% 。

  虽然中国商务部和纺织行业协会对已经出台的贸易保障措施提出了抗议,但马鸿基认为,只要美国纺织业者提供足够 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没人能阻止美国商务部受理这些申诉。

  但是,贸易保障措施只是WTO协议提供给美国纺织业者的一个武器,另一个合法的武器是反倾销诉讼。

  “我认为美国纺织业人士迟早会对贸易保障措施感到厌烦。”马鸿基说,“因为贸易保障措施只能限制进口增加量的 上限不超过7.5%,执行期只有一年。我认为在明年取消配额之后,他们将更多地采取反倾销诉讼。”

  对于反倾销,中国公司并不陌生。去年底,美国政府对中国彩电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认定中国彩电公司存在幅度不 等的低价倾销,最终进行了关税惩罚。这对该行业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WTO问题专家、经济学者海闻认为,中国频繁遭受反倾销的一个特殊原因是,西方人认为 中国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不能被视为市场经济国家。这个原因具有政治上的色彩,但不知道传到江浙私人老板的耳朵里,他 们会有什么反应?

  争端也许永远不会结束

  在最近的袜子出口受限问题上,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很严肃地声明,中国政府对限制措施表示坚决反对,将保 留在WTO框架下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官方背景的行业协会——包括中国纺织行业协会和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都发表了措 辞激烈的反对意见。

  虽然这些声明没有明确指出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但商务部的激烈反应显示出中国外贸官员对纺织品出口状况 的重视。

  据统计,加入世贸三年来,各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近120起,涉及到中国各主要出口产品领 域;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应国内产业申请,中国商务部也发起了近70起反倾销调查。

  这些都表明,加入WTO之后的贸易摩擦在加剧,所谓“自由竞争”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农产品和纺织品领域( 涉及到人们的吃穿问题),贸易保护主义总是能赢得更多选票。

  中国政府并不愿意因此陷入“贸易战”的泥潭中。去年,布什政府根据WTO协定下所谓的保护条款对中国针织物、 胸衣、睡衣等产品的进口加以限制之后,中国政府高官随后在访美过程中抛出巨额订单,以平抑美国国内对与中国贸易逆差上 升而产生的各种抱怨。

  贸易交换看起来是一个打开市场的办法,但更迫切的问题是如何中止已经启动的限制措施?如何防止未来发生更多的 限制措施?

  “只要中国的企业和产品对美国市场造成紊乱,美国公司就可以申诉。”马鸿基说,“但在律师眼中,这个理由非常 含糊。”

  “市场紊乱”到底指的是什么?马鸿基拿出了CITA的一个文件说:“泛泛来讲,他只要指出中国产品的进口在大 幅增加,而美国产品的占有率在下降,就可以提出申诉。”

  如果要阻止CITA的限制,需要有代表中国公司利益的组织在其征询意见之时提出反驳。比如,证明美国产品下降 的主要因素并不来自中国进口的增加,而是因其产品自身的原因或其他因素,比如来自墨西哥或其他国家的进口量增加。

  这是律师提出的一个很技术性的解决办法,依照WTO规则和美国法律进行,但现在的问题是,谁代表中国公司提出 这种反驳?

  由商务部出面,将贸易争端上升到国际政治层面,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一些专家建议,行业协会可以事先协调成员 单位的力量,共同应对美方的制裁。

  但是,“将这些企业组织起来并不容易。”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魏林说,“大家都知道,纺织工业目前处 在转轨期。作为协会也是一样,也正处在建设期。”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