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报专题 > 正文

谁该对女医生“自杀身亡”负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16:53 新周报

  《新周报》记者 姚海鹰

  10月10日,世界精神病防治日,深夜,年仅36岁的女医生姜美玉自杀了。她生前为武汉普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 师,是一位8岁男孩的母亲,刚刚完成硕士论文答辩。

  她选择自杀的地点就在距自家不到150米远的窝竹林中。深秋时节,秋风揪动片片琐
细纤秀的竹叶不时发出唰唰 声响。她正是侧卧在窝竹林下的厚厚竹叶上,无声无息离去的。

  据事后赶往现场的公安刑侦部门勘察认为:她自杀所用器具为菜刀,最先是用右手举起菜刀猛力砍断左腕动脉,为求 速死,又多次挥刀砍向自己颈部……

  “她的自杀是蓄意而坚决的,没有任何在自杀过程中求生和后悔的念头。”一名法医向《新周报》记者分析说:“甚 至看不出有丝毫挣扎的痕迹。”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位正值人生华年的女医生如此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

  一封16字的“投诉信”

  2004年5月8日,刚休完“五一长假”的姜美玉第一天上班。上午10点过后,医院纪委书记黄晓燕突然来到门 诊部三楼皮肤科,告之姜美玉“有病人写信投诉你,医院要进行处罚”。

  “我当时是好言好语找她谈话,可把投诉信给她一看,她马上就叫起来了,说是诬陷!诬陷!”纪委书记黄晓燕这样 描述姜美玉的第一反应。

  据黄晓燕向记者介绍,这封致使姜美玉反应强烈的投诉信,是5月8日上班后,她按常规打开医院“门诊意见箱”时 发现的。

  11月8日上午,记者在武汉普爱医院行政楼二楼黄晓燕办公室,看到了这封有些“特别”的投诉信。全文正文只有 16个字,如下:“姜美玉(皮肤科)服务态度恶劣,出口伤人。刘艳。4月30号。”

  这16个字写在一张2寸见方的普通白纸上,为圆珠笔书写,从字迹上看可判断是女性。

  在姜美玉看来,这是一封“没头没脑”的投诉信,连最起码的投诉人地址和联系电话都没有,与“诬蔑诽谤”无二! 更让她生气的是——医院的纪委书记竟然郑重其事地找她谈话,还要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对她进行处罚。

  稍稍平静之后,压抑着火气的姜美玉开始耐心向纪委书记黄晓燕进行了解释,认为是科里有人故意“做笼子”(设圈 套)整她。

  据了解,姜美玉1992年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就到该院工作,在将近11年的一线从医经历中,素来口碑不错、 态度温婉的她,是第一次遭到病人“投诉”。然而,就因为这封如此不起眼的投诉信,使她的命运发生了悲惨的逆转。

  医院开出连带罚单

  武汉普爱医院对这起简单“投诉信”的处理过程显得雷厉风行,坚持“有问题不过夜”的原则。

  按医院《职工守则》规定,只要有病人投诉,就要处理被投诉的医生。考虑到姜美玉的一贯良好表现和面对这封“投 诉信”的强烈反应,身为院长助理的余素琴告诉姜美玉:“只要你能证明是有人诬陷你,医院还是不处理你。”

  就在当天中午,姜美玉找到皮肤科主任徐慧珍,一同前往纪委书记黄晓燕办公室说明情况,徐慧珍主任为此特别向医 院提供了一份证明姜美玉没有出口伤人的“证明材料”,并郑重签名。

  然而,院方却作出了这样的处理决定:除了要姜美玉重写“深刻检讨”,罚款100元外,还对皮肤科主任徐慧珍也 “连坐”罚款20元。

  记者在人事处查阅到了5月8日处理姜美玉和徐慧珍的原始纪录:“姜美玉重新写检查,本月扣100元,本次检查 不深刻,徐慧珍主任扣20元。”记录人为纪委书记黄晓燕。接下来对姜美玉更重的处罚是——医院终止了她到协和医院进修 的资格。此前,姜美玉作为技术骨干,被医院选派到武汉协和医院进修(培训),刚刚培训不到一周,就因为有人“投诉”, 被医院宣布取消进修资格。

  患上精神分裂症

  医院反复要求重写的“深刻检查”和100元罚款,还有主任随同自己一同遭受的“厄运”……,都深压在了姜美玉 心头。她开始较真起来,曾数度向院方提出抗议,要求核实“投诉信”的内容。

  其间,姜美玉也经历了一个从激烈抗辩到回归平静,从极度愤怒到疲惫虚弱的过程。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她的变化,突 然之间就变得少言寡语,后来基本上就不和同事说话,敏感而多疑。

  向自军,该院妇产科医生,她是姜美玉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她记得那段时间姜美玉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是 别人栽赃,我根本没有骂人!我怎么会骂人?”。姜美玉的表现,开始呈现出一个无可救药的症状——抑郁。

  和姜美玉共事近7年的护士长胡玉煌对姜美玉的变化最为了解:“她的变化非常大,精神状况和情绪,完全判若两人 。”

  同事回忆说:从5月到7月,姜美玉时而情绪激动,时而神情恍惚,她的目光经常漂浮在空中,梦游一般,一张秀丽 的脸也开始变得迟钝木讷。

  在8月3日一次下班到医院门口等公交车的途中,医院彭科长发现了姜美玉的“不正常”。彭科长在等车处和姜美玉 随口打招呼说:“你等车啊。”姜美玉却说:“你看着我上741路公交车好不好!”说完就失声痛哭起来,情绪失控得像一 个孩子。

  8月4日,在家属要求下,姜美玉请病假休息。

  8月5日,到武汉协和医院检查病情,姜美玉正式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8月6日,姜美玉被建议到武汉精神病医院——优抚医院住院治疗。

  姜美玉的丈夫找到医院反映姜患病情况,但遭到了一位段姓院长的反诘:这只能说明姜美玉的承受能力太差,如果每 处罚一个都要得精神病,那医院早就该关门了。

  彻底绝望的理由

  让人感到特别幸运的是,通过家人的悉心照料、朋友的关爱和姜美玉自身的积极配合治疗,仅仅一个月之后,武汉优 抚医院负责看护姜美玉的主治医生朱洁,就建议她出院回家休息。

  对姜美玉病情非常了解的武汉优抚医院资深专家宣经保教授,甚至还建议姜美玉立刻上班。他告诉记者说:“当时姜 美玉的状态完全可以上班,这样也更利于她的恢复。”

  “所以,当听到她在出院不到一个月后自杀的消息时,我们全院了解她的医生都感到非常震惊,而且,她还自杀得那 样坚决。”朱洁医生认为,“姜只要在出院之后不受到特别重大的精神刺激,一般是不可能旧病复发的,更不会到通过自杀来 解脱自己的地步。”

  姜美玉的丈夫王东波告诉记者,最先导致姜美玉病情恶化的因素是医院拒绝她上班。据他介绍,当听到医生有关姜美 玉能够上班的建议后,他迅速与皮肤科主任胡凯联系,但胡几经周折之后转达了医院张助理的婉拒意见:“让她继续休息,完 全好了再考虑上班,否则怕被人说闲话。”还有一件事情是,该院负责人段院长在大会上称:“姜美玉患精神病与医院无关, 是他们夫妻不和造成的。”

  王东波认为:“医院不允许姜美玉上班的做法,还有恶意诽谤的话再次刺激了姜美玉,让她感觉到自己被单位抛弃了 ,在家里每天的思想负担很重,最后精神彻底崩溃,才产生绝望的念头。”

  对家属提供的说法,医院院长助理余素琴予以了坚决否认,记者希望能与段院长直接见面核实,再次遭到拒绝,其理 由是:“段院长不愿谈这件事。”

  “投诉人”子虚乌有?

  据了解,事发后姜曾多次要求院方查找投诉人,但无果。

  “至今已经有半年了,你们找到‘投诉人刘艳’了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院长助理余素琴明称:“我们无法核实, 举报人既没有留下地址也没有留下电话,我们找不到这个人。”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医院挂号全部是电脑操作,某天某时某人到医院挂什么号,在电脑里一查便知,也就是说,4月 30日,“刘艳”是否来医院就诊皮肤科,在电脑面前,几分钟便可知晓。遗憾的是,医院没有这样做。

  院长助理余素琴向记者提供的唯一能证明姜美玉出口伤人的证据是:“据事后了解,我们有两个退休的医生当时在一 楼看到了这个叫‘刘艳’的投诉人,她当时是为她的小孩看皮肤病。”

  记者提出想见见这两位当时目睹“投诉人刘艳”的证人,遭到院方三位领导不容商议的拒绝,理由是:“他们没有接 受采访的必要。”

  记者找到了4月30日当天与姜美玉同日当班的皮肤科护士长胡玉煌,她也是唯一能证明姜当天是否对患者“态度恶 劣,出口伤人”的见证人。

  胡玉煌回忆说:“当天我一直和姜美玉一起值班,没有听到她大声出口伤人,只记得有一位女患者向她问过如何使用 药的方法,我当时在场,沟通还算正常,女患者在科室门口停留了一下就下楼去了,没有出现发生任何吵闹的事情。”胡玉煌 肯定:“当天姜美玉根本就没有为一位妇女带来的小孩看过病,也没有发生因为小孩而恶语伤人的事情。”

  还有一位皮肤科医生分析认为,院方“有两个退休医生当时在一楼看到了这个叫‘刘艳’的投诉人”的说法有悖于常 理:“皮肤科在三楼,姜美玉要出口伤人也该在三楼发生,一楼两位退休医生如何知晓发生在三楼的事情,如何仅凭‘投诉者 刘艳’下到一楼就认为是属实呢?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院方怎能对他们的证词进行采信呢?”

  值得质疑的“土规矩”

  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仅凭一纸投诉就要铁定处罚医护人员,这种做法是否有悖常理?

  11月8日,院长助理余素琴代表院方接受《新周报》记者采访时,从头到尾都坚持一个说法:“我们只是一个医疗 机构,不是法院判案,接到病人投诉处理医生时,不可能同法官判案一样,讲究什么多少多少的证据链,医院在管理上的时间 和精力都不允许。”

  武汉普爱医院陈副书记也向记者解释了医院的管理难题:“全院东、西两个分部加起来有1000多名医生,每天每 月我们接到的举报和投诉都非常多,纪委部门的人手十分有限,不可能针对每个投诉都查个水落石出后再处罚。”

  “我们医院坚信的一个原则是,如果有病人投诉医生,肯定是你医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患者是我们的上帝,作为 一个医疗服务窗口单位,我们只能坚持‘一旦有病人投诉,我们就处罚医生’的管理理念。并且这个效果还很好!”

  武汉普爱医院管理层推崇的“有病人投诉就处罚医生”的做法,到底合不合乎规定?记者特此向武汉市卫生局咨询。 11月10日,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一名负责人向记者坦陈:“因为目前我国服务行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处理投诉的规定,但 有一点应该明确,至少院方应该在调查清楚有确凿证据后再处罚。”

  姜美玉自杀的路径形成

  在姜美玉患病、自杀身亡的整个事件中,武汉普爱医院到底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这个责任是否能构成法律上的因果 关系?这是家属和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因为医院针对“病人投诉信”近乎“武断”的处罚,极大地刺激了姜美玉,并最终导致其患精神病入院。

  “但我们不能划这样的简单等式,因为医院处罚姜美玉了,所以她就得了精神分裂症,后来又因为有人传言说她的家 庭怎么怎么了,所以她就厌世自杀了。”武汉优抚医院资深教授宣经保非常慎重地说。

  据宣教授介绍,无论中外,至今都仍然没有能找到导致精神疾病病因的科学依据,该疾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种,他认 为就姜美玉这个案例而言,“至少,姜美玉在医院所受到的她认为不公正的遭遇,她工作单位的过错,是诱发她患病的一个重 要因素(诱因)。”宣教授还认为,姜美玉发病还与她作为独特的个体特性有关。

  11月13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西安市和平医院精神病资深专家张江元教授,这位从事精神病研究与治疗数十年的专 家,对姜美玉患病的医学意见是:“医院的某些做法有些不近人情,处罚显得过重,但这些只能算作(诱发精神病)一个重要 的诱因,姜医生患病与她的个人精神承受能力等等还是有关的,不同的个体可能完全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姜美玉的丈夫说:“我注意到她自杀前几天,对自己最钟爱的孩子都显得十分冷淡了,但对于 这个苗头我没怎么往心里去,如果早点引起重视就好了。”

  据姜美玉的密友向记者介绍,姜美玉冰雪聪慧,个性也非常开朗,工作中一直要求上进,研究生刚毕业就准备攻读博 士学位,但这位密友同时认为:“她就是性格有点急躁,遇事不是很会拐弯。”

  与她朝夕共事的医院皮肤科医生反映,5至7月份正是她准备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时间,“当时大家都看得出来,她压 力比较大。”

  相关专题:新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