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张斌”的另类世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12:19 时代人物周报 | ||||||||
本报记者冯静 他今年32岁,北京人,无固定职业,自称姓“大”,名“作家张斌”。为了在公开场合也能享有这个名字,他曾到 派出所申请改名,结果未获批准。虽然名为“大作家”,他却没有一本书在出版社正规出版,每月靠妈妈偷偷塞给的200元 钱艰难度日。
在网上搜索“大作家张斌”,能找到很多关于他的评论:有人自称是他的崇拜者;有人哀其不幸、怒气不争;还有人 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具有多重人格、兼有严重妄想症的精神病患者。 借助一台花535元钱买来的486电脑,两年多前他开始一点点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寻找人气旺盛的论坛,到处发 表自己的“大作”,结果引来嘘声一片,ID也一次次被查封。 即使是在喧嚣的网络中,他的孤独还是显而易见。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孤独背后连接着一个怎样的人生。 房间里充满广告的元素 楼道黑暗深处一扇极易被忽略的门板背后就是张斌的家。推开门板,一个声音穿过堆满杂物的走廊迎面而来:“别怕 ,进来。” 这套位于北京市西直门附近的住房是张斌母亲单位的公房,不用交房租。另外,张斌每月200元钱的伙食费和电话 费也是由母亲承担的。自从他入住后,妈妈从没来过这里。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儿子。但每隔几个星期,妈妈会 打电话让张斌回家吃饭,顺便塞给他下个月的生活费。 与楼道的破败相比,屋内整齐得让人惊讶。房间不是刻意收拾过的,四周墙上整齐地贴满写着红色大字的标语:“大 作家张斌签名售书”。床边的一个木头隔板上面,摆放着他自己制作的书,地上的裁纸机见证过每一本书的诞生。 张斌背对着我们坐在小床和窗户之间的电脑前,白色体恤上写着血红的大字:“大作家张斌”。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上 ,也一样写着这样的标语:“大作家张斌”、“拉屎力量书”。 这里的每个角落都闪耀着广告的元素,可惜受众常常只有一人,就是“大作家张斌”自己。 几分钟之后,张斌开始兴奋起来。他拿出《与大作家张斌同行计划书》,上面详细地列着他今后一段时间的计划表, 并极力建议我们同行。他很明白甚至有些迷信媒体的力量,在他的语录里有一条:“媒体宣扬什么,社会就流行什么”。他想 以最快的速度成为有钱人,名人。也许这是所有人潜在的欲望,但张斌的表达比其他人要急切得多,而且,这种出人头地的愿 望早在数年前就萌生了。 大学里的“臭留级生” 1992年9月,张斌考入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专业,当时这个专业在北京市只有一个招生名额,能考上并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像所有其他的大学生一样,张斌怀揣着一大堆梦想开始了大学生活。 但是开学仅一个月之后,一次偶然事件改变了他——他被要求写检查,原因是国庆节外出游玩没有得到老师批准(他 和同学给老师留了假条,但当时没有得到老师的签字)。 “以前我哪写过检查呀,就觉得那是对我极大的侮辱。”为了躲避老师,他从教室逃到图书馆,从南邮逃到南大,从 此不再正常上课。半个学期的时间很快在与老师的捉迷藏中流逝,学期末他没有成绩,不得不留级,变成了“臭留级生”。他 固执地在留级生前面加上“臭”作为定语,因为对他来讲,留级是更为羞耻的事情。 出了这么丢面子的事,他要想办法“翻本儿”。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整天想着怎么能出头、挣大钱,怎么能把面 子挽回来。”这期间,他做过很多小发明,搞过策划,还承包过学校旁边的小礼堂,用来给学生放电影,但是结果赔得很惨。 在周围同学的眼中,张斌其实是南邮所有北京籍学生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位。他动手能力很强,当时校园中很流行自 己做小发明,组装音响什么的,他做出来的东西总是比较好的。甚至他还曾在《无线电杂志》组织的发明比赛中得过一次优秀 奖。据他的大学同学回忆:“那时候的张斌没有现在的大胡子,高高瘦瘦,其实是个帅气的小伙子。” 三年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总是不上课,又留了级,他不能正常毕业。而且,“可恨的是”,学校把他不能毕业 的事通知了他的妈妈。一年之后,他的母亲被确诊为癌症,“所有人都认为,是我把妈妈气病了”。 他再一次留了级,学校安排他跟低两级的同学一起上二年级。这样,本来三年制的大学他一共读了五年,而且没有拿 到毕业证。 从张斌到“大作家张斌” “没有大学毕业证很难找到工作。”张斌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就是给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做节目策划,“因为策划不需要 文凭,而且来钱快,一个策划做好了就能拿几万、十几万的提成。”但在他做过的策划中,拿到手的最高奖金不过1000元 ,但之后他很快就被辞掉了。 他迷恋于策划工作,在他眼中,这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策划的契机。即使穷困潦倒到在宾馆里刷厕所谋生时,他 也放不下对策划的狂热。白天刷厕所,晚上写策划案。没日没夜地工作了一个星期之后,他给公司老总递上了一个如何能吸引 顾客的策划,结果建议没被接受,刷厕所的工作也丢了。 一位有着7年市场营销经验的大学同学看过他的一个策划案,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但是张 斌从来都不怀疑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是他们嫉贤妒能,担心我做得太好,将来把他们的位置占了。” 工作的不如意,使得家人也不再相信他。弟弟骂他好吃懒做:“二十多快三十岁的人了,还要病重的妈妈养活,也不 知道害臊。” 于是他去摆地摊,卖过温度计、荧光棒。但同时,他又开始为自己策划,他要出名。张斌成为“大作家”,其实是一 瞬间的事。 2001年的一个晚上,在地摊上卖了一天个人连载日记《英雄或骗子的故事》后,张斌在小石桥上偶然发出一声呐 喊:“大作家张斌我签名售书了!”从此他找到了另外一个承认自己的理由——“我是大作家,我要签名售书。”而他所写的 书名字也是五花八门:《金色的天空》、《27岁》、《拉屎的力量》等等。 此后,他便以“大作家张斌”的名义频频在各个网络论坛宣传自己的见解,并不时穿着印有自己名字的衣服在北京的 某处天桥上“签名售书”——虽然可能一本都卖不出去。 寂寞人生 张斌坚持的原则是:要让别人肯定自己,自己首先要肯定自己。但不可否认,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他的快乐也仅 仅局限在自己的世界。 妈妈虽然默默地供养着他,但从来不会跟他一起上街,也不会主动到他的小屋去看他。几年来,她一直跟邻居说,她 的儿子在电信局工作。张斌害怕见到弟弟,因为一见到他就会挨骂。即使偶尔去见妈妈,他也会选择弟弟不在的时候。 他没有朋友,他的生活几乎只由他一个人组成。他很难记起上次跟人面对面聊天是在什么时候,而这种孤独有时甚至 可能造成他暂时的失语。网络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太大的改变,好几次他以为自己找到了朋友,结果却总是让他失望。 几年前,曾经有一只叫“花花猪”的小猫和他做伴,但后来被妈妈送人了。由于小麻雀经常造访,他家的窗台显得比 别家的更热闹些。与他的动物朋友相比,现实生活中,却似乎没有一个人能与他志同道合。 他很珍惜难得的一次与人交谈机会,而不管别人是否乐意去听。“再给我一分钟,让我把这点说完。好不容易有人跟 我讲话,就让我说个痛快吧。”语调几乎是在哀求。 临别时,已经走到楼梯口了,还听到楼上一个声音在喊:“你们下次来,我把我所有的书都送你们一套。”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