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之三位一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16:37 时代人物周报 | ||||||||
什么是三位一体? 嗯……圣子、圣灵、圣父? 哈,不知道了吧。鲍德里亚言之谆谆,这位后现代精神祭司喃喃咒语:类像(simulacrum)、超真实(hyperreality)、内爆(implosion)。三位一体新上帝引我们航向再复制再模
我们都对马克思的商品理论耳熟能详。马克思将商品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鲍德里亚在此之外又增加了符号价值的分析。在这种符号价值中,商品的价值是以它们所带来的声誉以及它们展现社会地位与权力的方式来衡量的。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把使用价值当作一种外在于交换价值的乌托邦,没有意识到,在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使用价值恰恰是由交换价值中介的,使用价值只是交换价值的借口。在鲍德里亚看来,将使用价值作为最后的承诺独立出来,源自于物质生产的思维方式,而物质生产在消费社会中,已经被媒介生产所取代。如果说在物质社会中,实体性的东西是基础,而在媒介生产中,符号、符号的差异与等级关系构成的“物体系”反而是主体的身份认同、真实感的来源。 这样,我们来到了“类像”的时代。所谓类像,与摹本(copy)有什么不同呢?其中最关键的差别就在于:“原本”与“模型”。摹本是对原本的摹仿,原本乃真、源头,摹本则被标定为次级的存在。类像则是那些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模型的大规模生产。比如说汽车,一次生产一万辆,那么,这一万辆都是一模一样的,并没有一个所谓原初的真实的汽车。在类像的世界里,模型和符码构造着经验结构,并销蚀了模型与真实之间的差别。原本不重要了,什么是原本,我们不得而知。就像电视的综艺模仿秀,许多麦当娜,众多周星驰,然而真身麦当娜与周星驰又是什么呢。从一开始,我们接触的不就是他(她)们、它们的类像吗? 就像置身于一间装满玻璃的屋子,如果一切都是类像,那么幻觉与现实就会混淆起来。一切都成为形像,成为文本,没有涉指物,没有外在的客观世界。超真实世界来临了!在这个世界里,类像开始构造现实本身,类像模型变得比实际的制度还要真实,不仅类像与真实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困难了,而且,模拟出来的东西成了真实本身的判定准则。这样,现实的界限开始崩溃,真实崩溃在类像里,意义内爆在媒体中,媒体和社会内爆在大众中,信息与娱乐、影像与政治之间的界限均告内爆。一个可怕的黑洞,将所有的东西吞噬其中。 这,就是鲍德里亚关于当代世界新三位一体的可怕的寓言(或现实)。 恰贝贝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