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主动要签协议书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02:29 新京报 | ||||||||
是我主动要签协议书的 既然父母不同意,我就瞒着他们自己去签公证书了。
新京报:你是怎样会想到要签公证书的? 罗:公证书签了,我就可以自己做主了。医院和我讲过,只有父母签字或者自己做公证,才能动手术。既然父母不同意,我就瞒着他们自己去签公证书了。 新京报:你在签公证书的时候,当时是你自己去签的吗? 罗:第一次是我自己跑去,不过公证处说不给我公证,说是我一个人,没有任何人的担保,也没有家长的签字。 新京报:那后来怎么签成了呢? 罗:后来我就求他们呗。 还让报社记者帮忙找了一个公证处,就签好了。 新京报:那你和廖红霞夫妻签的无偿捐肝的协议书呢,为什么会签? 罗:这是一份声明。我担心的是别人,现在外面传的闲言闲语很多。 新京报:你都听到了哪些闲言闲语? 罗:各种各样的很多,有的说是卖肝,有的说为出名为利。 新京报:是你主动提出来要签的这份协议书? 罗:嗯。 新京报:有没有人要求你签这份协议书? 罗:没有。 新京报:在这两份文件上签字时,下笔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罗:我在想,这一关终于过去了,过一关少一关嘛。 新京报:有没有数过,一共有多少关? 罗:没有,都过去了。 如果想出名,干吗要捐肝呢? 出名的方式有很多种,完全没有想过这些东西。 新京报:你的事情感动了很多人,但是有很多人说,你的这种精神可嘉,但不值得提倡。 罗:所以他们都挺冷漠。 你们那边(指北京)我去过一两个月,可能城市大了,不太好。我是农村出来的,农村挺好的,我想我的这种思想肯定和我自己从农村长大有关系。 新京报:有人说你是为了出名才这么做的,或者是要一些荣誉。 罗:如果想出名,干吗要捐肝呢?出名的方式有很多种,完全没有想过这些东西。 新京报:《天府早报》的记者杨丹当初曾劝过你,要你放弃,你回答说“这一路走得很辛苦,没有一个人支持你”。从决定到做手术,这一路你走得很辛苦吗? 罗:算是一波三折吧。没有一个人支持我。 新京报:没有一个人支持你? 罗:应该说我知道会有一个人支持我,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因为怕他担心嘛,我没有告诉他。最后记者找我的时候顺便打电话给了他,他才知道这件事情的。然后他跟我说让我考虑清楚,不管我做什么决定他都支持我。 新京报:即便是他,也没有完全支持你,对吗? 罗:对。 新京报:是什么东西让你坚持下来了? 罗:我以前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像这次这么坚定,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次为什么会这么坚定,可能是坚持下去的信念吧。 新京报:信念?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坚定的信念? 罗:还是他们一家人给我的信念吧。 新京报:既然这么辛苦,没有人支持,为什么不放弃? 罗:走得这么辛苦,好不容易要成功了,为什么要放弃? 新京报:是不是因为媒体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迫于舆论的压力,到后来你不得不做这件事? 罗:应该说从一开始,在报纸上,他们台阶都给我下好了,报纸上都经常登,不管我是捐还是不捐,都在我自己。特别是那篇“当孝心遇上爱心”的文章(四川媒体关于罗玮捐肝义举的报道),写得非常好,我都被感动了。所以无论我怎么做,我想他们都不会说什么。 我和廖姐是好姐妹 等她好了之后,我可能会自己告诉她。 新京报:你大概什么时候能出院? 罗:大概还要一两个月吧。 新京报:你现在对于未来有没有什么计划? 罗:暂时还没有。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给你今后生活带来的变化? 罗:没有想过这些。我以前是在一个家具厂里看单子的,原来的生活是很平稳的,不怎么忙,平平淡淡过日子。 对于以后,也没有想这么多。 新京报:到现在为止,廖红霞知不知道这件事情? 罗:应该知道了吧。虽然我们都还没有告诉她,不过我们俩的监护室都在一起,每天叫名字都听得到,她可能猜得到。我问过医生,她现在很好,手术很成功。等她好了之后,我可能会自己告诉她,我和廖姐是好姐妹。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王海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