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核心报道专题 > 正文

河北肃宁裘皮市场调查:动物被活剥皮毛(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02:26 新京报
河北肃宁裘皮市场调查:动物被活剥皮毛(图)

一个负责宰杀的男子猛摔着手里的貉,一旁的皮毛商人正聚在一起商量着价格。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河北肃宁裘皮市场调查:动物被活剥皮毛(图)

一个寻找宰杀目标的村民手提木棒在装着貉和狐狸的铁笼前停留,木棒上血迹斑斑。


河北肃宁裘皮市场调查:动物被活剥皮毛(图)

一只貉被棒击后仍然试图站起来,屠宰者将其狠狠地踩在脚下,貉凄惨地嘶叫着,直到不能动弹。


河北肃宁裘皮市场调查:动物被活剥皮毛(图)

在当天这个集市上,约有一半的貉和狐狸是在还活着的情况下被这样剥皮的。


  割据全国皮张购销量六成以上的河北尚村市场,动物被活剥毛皮的现象引起关注

  “嘎吱”一声,笼子被打开,一只大手伸进来,一把抓住了它的尾巴。它昂起头,龇牙,嘴里发出“哈啊”的声音,手松开了。它又趴到笼子里,脑袋耷拉着,眼睛潮湿了。

  它是一只貉,7个月大。

  3月21日,早上7时不到,它就被主人连笼子一起带到尚村镇———河北省肃宁县一个被称为“裘皮之都”的皮毛市场。这里早已人山人海。

  笼中的一生

  尚村皮毛交易市场西侧的一块空地上,摆放着数百只同样的铁笼,两尺长,一尺高。在当地,貉从出生起,一直在里面长大。这早已远离了这种动物自古以来人们熟知的形象———一丘之貉,这一说法缘自貉对穴居的习性,一洞通常一公一母。

  按其习性,貉昼伏夜出,白天在洞中睡觉,傍晚或拂晓前出来活动觅食,严寒冬季则进入冬眠。但由于人类过量捕杀,野生的貉已极其稀少。取而代之,是大量人工养殖的貉。

  河北辛集县都大营村就有一个规模较大的貉养殖场,上百只铁笼一字排开,不时听到貉如婴儿啼哭般的嘶叫。

  到养殖场时是下午两三点钟,笼中的貉多睁着警觉的大眼睛。当地养殖户介绍,家养的貉全天均可活动,也没有明显的冬眠期。

  有人从笼前走过,貉有些惊慌,但笼中的空间太小,几乎无法移步,它只能左右晃晃脑袋。

  养貉在河北多个县市均成为产业,除了辛集,尚村市场所属的肃宁县,亦是其中之一。该县官方资料显示,全县拥有皮毛动物规模养殖场152个,专业村65个,养殖户1万家,貉、狐狸、貂等珍稀动物存栏47万只。

  62岁的秦劳(化名)家住尚村镇旁的一个村,村里大多从事养殖业,2000多人的村中就有10多家养殖大户。秦劳介绍,当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少量人开始养貉,此后遂成为产业。

  “貉子肉城里人喜欢吃。毛皮加工成衣服出口,咱可穿不起。“秦劳特地引用了一句当地俗话:织布的光脊梁,盖房的睡坯房。”秦劳自己虽不养貉,却对貉的行情了如指掌。二三月份是貉的配种期,四五月份母貉产仔哺乳,小貉六七个月大便可出售。那时毛皮生长正旺,可以卖个好价钱。

  交易

  这只在尚村皮毛市场等待交易的七个月大的貉,正有着密而长的青黄色皮毛。大风席卷着沙尘呼啸而过,在它的身上留下一浪接一浪的波纹。

  一双脚停在了笼前。那是两只体面的大脚,皮鞋锃亮。“大脚”个子很高,身穿貂皮大衣。

  “多少钱?”

  “380.”

  “太贵了,一口价350.”

  “刚才370都没卖。”

  “不多说,370拿下了。”

  “大脚”轻喝了一声,手已伸向口袋摸钱。

  笼子门开了。“大脚”用一根皮带套住貉的脖子。它发出连续的“哈啊”声,向后退缩。皮带越收越紧,它的毛差不多全部竖了起来。

  “大脚”猛地一提,它就被揪了出来。

  貉的主人是位30多岁的男子,露出些许欢喜的神色。毛皮动物的交易期在每年的11月到来年3月,眼下已是3月底,毛皮交易旺季已接近结束,这个价格不算太低了。按照他的说法,到了下午收市的时候,连5块钱的价格都有人叫,因为如果卖不出去,貉再拿回去养半年,成本就太高了。

  “大脚”则有些焦急。现在已是中午,离收市的时间不远了,他还没有收到足够多理想的毛皮。

  尚村市场从8点左右开始交易。但实际上早晨6时不到,不少毛皮收购商和养殖户便已赶至市场,占据有利地形。据介绍,当地人已形成习惯,每十天赶集6次(逢农历一、二、四、六、七、九),赶集的主题从来都是毛皮交易。

  3月21日是赶集日。在肃宁县,一路都可见到带着铁笼赶路的人们。骑自行车的驮上一两笼,开拖拉机、汽车的则运上整车貉和狐狸赶往尚村市场。毛皮商则不限于周边地区,不少人来自山东、河南等地。

  “在外挣钱再多,也没有离家近好。”5年前,秦劳就在当地开起一家毛皮收购店。如今,子承父业,两个儿子都做起了毛皮生意。

  秦劳自称是“退居二线”,“我就在市场里干点活吧。正好也了解一下市场行情,给儿子们提些建议。”

  肃宁县委宣传部一位官员证实,当地农民家庭意识强烈,不愿背井离乡,过打工的生活,因此当地劳务输出很少,全县33万人口中,就有5万人从事与毛皮业相关的工作。

  县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说,尚村镇是中国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场,年交易额35亿元,占全国皮张购销量的60%以上。当地的一幅标语上写道:“中国裘皮看肃宁,肃宁裘皮看尚村”。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