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周末》专题 > 正文

女大学生走进艾滋人群20天开展社会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15:02 南京周末

  本报记者 陈璐 实习生 王晓燕

  “什么是大学生?是不是就是长大的学生啊?”

  “不是,是在读大学的学生。你想不想上大学?”

  “想啊,我还要上清华大学!”“那你有没有好好念书啊?”“有,我背一首诗给你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个年仅8岁的艾滋病患者欢欢和一个20岁的兰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丁玲的对话。

  丁玲,兰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生。今年7月20日,她和同学周望走进了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艾滋病感染者占全镇人口1%的小镇,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践调查。

  10月23日上午,刚下课的丁玲在宿舍接受了周末报记者的专访。从开始的恐惧到之后的理解,她坦陈自己也是一点点去了解艾滋病人的生活,消除带有歧视的隔膜的。“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实践调查,老师对我们的报告给出了全系最高分。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所珍惜的是短短20天的经历——我和艾滋病患者一起生活的过程。”说话的时候,丁玲语气凝重而又轻松,“知道吗?我还品尝了他们所做的饭菜。这一切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艾滋病人的生活和我们正常人是一样的。并且,我还和欢欢成为了姐弟。”

  “弟弟”欢欢的故事

  丁玲直接和记者说起了她的“弟弟”欢欢。她说,第一眼看见欢欢就特别地喜欢他。“他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好像他的眼里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看见我们时,他总是笑呵呵的,围着我们叫大姐姐。就是这样一个活泼的孩子,却是一个严重的艾滋病患者。因为妈妈是艾滋病患者,欢欢在出生的时候就有了艾滋病。”

  “欢欢6岁就停止了发育,8岁的他看上去仍然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很瘦弱,皮肤发黑发黄,腿很细,两腿溃烂,脸上也有溃烂,不停地咳嗽。我们就问他:‘你怎么老是不停地咳嗽啊?’欢欢眨着他那天真的大眼睛说:‘我有病。’‘有病怎么不去治啊?’‘治不好的。’”丁玲说完,沉默了一会儿。

  后来丁玲在欢欢家邻居的大婶那得知,欢欢对自己的病是知道的。当欢欢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后,就很小心。妈妈曾经告诉他,艾滋病会通过血液传染,如果自己身上流血了就要很快洗干净,包扎起来。他记住了。有一次穿着拖鞋上街,玻璃渣把脚扎破了,鲜血直流。当时他姐姐看见后就急了,想用棉花棒帮他擦擦,而欢欢死活不同意,说姐姐不能碰他的血,会传染的。欢欢任凭血不断地涌出来……最后他姐姐把妈妈从田地里叫了回来,给欢欢包扎好了。“在欢欢的心目中,不见血就不会传染。”丁玲告诉记者。

  欢欢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学习特别认真。“给他检查作业时几乎没有错的。”也因此,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段对话。小欢欢问丁玲:“大学生是什么啊?就是长大的学生啊?”丁玲听后笑着问欢欢:“你以后想考什么大学啊?”可爱的欢欢坚定地说:“我要考清华。”“那你有没有好好念书啊?”“有,我背一首诗给你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欢欢背诵得非常认真,也很带劲。丁玲说:“听到欢欢背诵诗歌我心里真的很难过,因为据了解,患艾滋病的儿童一般都不会活过10岁。我只能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不让他看到我眼中的泪水。”

  丁玲回到兰州后,还和欢欢保持着联系。她非常疼爱这个“弟弟”,经常给他寄一些文具和工具书,鼓励他好好学习。

  带着恐惧出发

  说完欢欢,丁玲向记者说起了她为什么去均川进行艾滋病调查。

  “那是今年5月的一天,班长让我们报暑假社会实践的项目。下午,我想去校图书馆看一看,找些资料。翻了许多报纸杂志都没有线索,干脆明天再来找吧。就在我收拾杂志准备走的时候,忽然在一旁的报纸上看到了湖北随州几个字,那不是我的家乡吗?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仔细一看,让我顿时感到眼冒金星,坐都坐不稳了。”原来报道说,湖北随州市均川镇有个全国惟一的乡镇级的“温馨家园”,这个“家园”为该镇几百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检查和救治等医疗服务。“在这篇看似很平淡的文章中,我被其中‘几百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几个字刺痛了。回到宿舍,我怎么都睡不着了。”于是,丁玲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去这个“温馨家园”做调查呢?这比起那些暑期下乡支教的实践活动要新鲜多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找同在兰大的随州老乡周望说这事。她起初并不太愿意,我知道,她和我有着一样的恐惧。我并没有放弃,开始查阅了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充分了解了关于这个病的种种情况。我再一次找到周望,告诉她:只要防护得当,我们完全可以不被传染。她在我的劝导下,同意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把计划书做得非常详尽,并经过了校团委的严格审批。在得知能进行这个调查的消息后,我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觉。”现在说起来,丁玲仍然非常激动。

  为了怕父母担心,丁玲一直没有敢告诉父母这件事情。在快要出发的前一个星期,丁玲才对父母吐露了实情。“听到这个消息,妈妈惊呆了,随后立刻表示反对。爸爸对艾滋病多少有一些了解,并没有表示反对,只是对我做了一些嘱咐。”现在说起来,丁玲的语气非常轻松,但她表示,事实上她很清楚父母心中的担忧。她把父亲的嘱咐牢牢记在心里,一条条说来不打一点愣。“不准和艾滋病人靠得太近,不准在艾滋病人家里吃饭,特别不准和艾滋病重患者有接触。”

  丁玲还说:“我们当地有一个习俗,要出远门的人,亲戚会请他到自己家吃饭。所以在我们出发前一天,我小姨特地把我们几个要去的同学叫到她家吃一顿饭。”

  出发前,许多同学还自发捐赠了衣物,这让她们的行程更加充实了。在有了底以后,丁玲觉得自己和周望两个女孩子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为了壮大调查队伍,她又联系了几个在武汉上学的同学。

  7月20日,他们出发了。“其实,我们大家还是有些恐惧。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感染上了该怎么办。后来想想,就豁出去吧。”丁玲说完,爽朗地笑起来。

  和艾滋病人一起生活

  这种恐惧,在她们的调查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消除和化解了。

  丁玲向记者详细讲述了调查的情况。“距离随州市不足20公里的均川镇是一个并不落后的镇子,按当地人的话来讲,尽管是农村但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然而,在这个不足5万人口的小镇上,却有近500人感染艾滋病,目前约有100多人因艾滋而失去生命,而被怀疑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还有不少。根据我的了解,均川镇艾滋病感染主要是从1992年卖血开始的。当时,卖血分两种,一种是卖全血,另一种是卖血浆。而正是卖血浆出了问题!凡是卖血的日子里,都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三间不大的平房里,几个‘血头’正在忙碌着,他们不停地从卖血人的身上抽血,又不停地放在一个摇浆机里分离血清和血浆。然后,再把血清回注人体内。这样,假如这些被抽血的人中有一个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那么,使用了这个摇浆机的所有人都会被100%感染。”

  “在均川镇,有一家特殊的医疗机构,整洁的诊断检查室内,除了办公桌和一架诊床,并没有其他器械和药品,墙上贴满防治艾滋病的宣传画,而门楣上的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温馨家园’。这是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的为农村患者治疗服务的艾滋病性病防治所。这里存储着该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详尽的档案资料和全市艾滋病从发现到应对的完整史料,也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了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包括心理咨询、防治知识、探索治疗和生活救助等。不过,‘温馨家园’只能对艾滋病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治疗,重症病人需要到均川镇中心

医院治疗。”丁玲还见到了“温馨家园”艾滋病主治医师夏治华。在夏医生的介绍下,丁玲开始了与艾滋病人的“亲密接触”。

  说起与艾滋病人的第一次接触,丁玲笑了笑:“那天是夏医生带我们去的。我们是去看一个艾滋病孤儿,他爸爸妈妈都死于艾滋病,大伯也死于艾滋病,现在是二伯在抚养他。其实他二伯也是艾滋病人,但是那时我们并不知道。后来他二伯看见我拿着相机,就把我拉到角落里说话,那时我确实很害怕,而且他说话的声音也很大,可是又不能把害怕表现在脸上。不过后来和他们接触久了就很坦然了。”

  “我还可以告诉你,我第一次吃艾滋病人做的饭时的情景。说实话,那真的是一种从所未有的体验,也是夏医生带我们去的。夫妻都是艾滋病人,但他们相当热情,饭菜做得很丰盛,男主人去市场上买了很多卤菜,还有牛肉和花生米,女主人亲自做了好几道菜。我又开始担心了:‘要是她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手指给弄破了,我们又不小心吃下去,会不会感染呢?’吃饭前,我还去厨房看了看,并没有在菜刀上发现血的痕迹。回来后,心里虽然在胡思乱想,但脸上的表情却显得很镇定。”说完,丁玲大笑了起来,“现在想想,这个表现还真是无知啊。结果我们越谈越愉快,夏医生也让我们放心吃。回想起来,那顿饭还真是香啊。”

  还想去那里过春节

  结束了20天的实践调查,丁玲他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后,我们并没有休息。为了让大家能够充分地了解艾滋病,我们把在均川镇拍的很多照片做成图片在

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做图片展。图片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多人都来观看图片,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还有很多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丁玲说,“有一次,有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图片,孩子指着欢欢坐在妈妈腿上吃饭的那张照片说:‘那不是我吗?’爸爸笑着说:‘不是,这是哥哥。’‘那哥哥怎么了?’‘哥哥生病了,很严重的病,以后会有药治的。’听着这父子的对话,我非常地感动。”

  丁玲告诉记者,这次调查只是一个初步的了解,寒假他们将会再去一次均川。“我们还想去那里过春节呢。到那时,我们将要做两件事,一是借一部摄像机,把艾滋病人以及欢欢一家人过年的场面拍下来,让人们知道他们过年的气氛。还有一件事就是对那些艾滋病人的生活进行更全面的调查。”

  在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丁玲给记者发来了短消息,这样写道:“其实做这个事情很不容易,以后等要毕业的时候可能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想利用这两年时间比较多的时候好好做点事情。现在很想和一些艾滋病患者联系上,可是到现在还没有联系上一个人,所以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希望能有艾滋病患者主动和我们联系,特别是感染上艾滋病的大学生。”

  丁玲的手机号码是(0)13359433439。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