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越容易,艾滋越接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1:49 新周刊 | |||||||||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人的性交往关系用直线连起来,那么这将会是一张巨大的性关系人际网络。在性变成日用消费品的今天,谁都逃脱不了这个网络。 文/屠涅 1959年,一名刚果籍男子死于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多年之后,对该男性的血液标
起初,艾滋病被简略称为“同性恋瘟疫”,但很快它就被归类为不正常者的行为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乱交、“快车道”生活方式、吸毒、玩世不恭等。西方国家在了解人们对这种流行病作出的反应时,其努力的焦点首先是了解性的历史,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因为性交是这种病毒传播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艾滋病被识别出来的那个特定时刻,全球的价值观和行为观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Jeffrey Weeks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性行为中的变化似乎浓缩了正在改变西方和世界其他文化的所有变化:个人行为、变化中的西方人口统计结构、社会控制形式、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关系改变。艾滋病危机出现在文化的不确定性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特别是在性问题上。 米歇尔·福柯曾说:在我们的文化中,性之所以被赋予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它成了了解个人生活和全体人民的生活、健康和福利的入口处。换言之,性领域恰如电流的导体,其源头在别处,但是其战场却是性信念和性行为。因此,并不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正如19世纪梅毒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和象征性影响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某种性病或多种性病,就成了社会忧虑、恐惧和恐慌的焦点,艾滋病的出现为明确表达新的社会幻想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焦点和一个象征的场所。甚至可以说,艾滋病的出现改写了人类的性史。 零号艾滋病患者 Gaetan Dugas,一名法裔加拿大籍的空中服务员,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男性同性恋者几乎都知道这个帅气的年轻人,Dugas以其诱人的个性和危险的性行为方式而闻名。Dugas曾估计,他每年大约有250次性行为。在他的一生中,他的性伴数量达到2500人。 从1980年夏天起,Dugas开始注意到面部和躯干部的红疹和紫色斑点。医师作出的诊断是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 简称KS)。然而,当时医师们并没有制止性生活十分活跃的Dugas,他继续在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渥太华、多伦多和纽约等城市间飞行,访问城市中难以计数的洗浴房。1982年4月开始接触Gaetan Dugas的一位社会学家Bill Darrow写道:“他非常非常的英俊,身高大约5英尺6英寸或者5英尺8英寸,身材健美,风度怡人,他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惹人喜爱的法国口音。几乎所有见过他的人都会记住他,他的确与众不同。我告诉他,在发现他所得的病是如何传播的以前,他不应该再和别人发生性关系了。这时,他开始变得十分暴躁……” 不久,随着医师们对AIDS认识的加深,他们知道这种病并不单单影响男性同性恋人群。KS不再被称为gay cancer,GRID(男性同性恋相关性免疫缺陷病)也被改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而Dugas一直继续着自己危险的性行为,直到1984年3月30日,他最终死于艾滋病。 《时代》周刊曾发表以“Appalling Saga of Patient Zero”(零号患者的惊世传奇)为标题的文章,而且几乎美国的所有媒体都以“patient zero”为题,向公众介绍Gaetan Dugas的故事。 患艾滋病的邻家女孩 1988年9月,Alison Gertz,一个22岁的纽约女孩被诊断患有AIDS,在这之前,没有人认为一个不吸毒的异性恋的女孩儿会得这种病。《纽约时报》以“The Girl Next Door Gets AIDS”(患艾滋病的邻家女孩)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1991年11月,NBA著名球星约翰逊说:“我们都认为,只有男性同性恋者会得这种病——它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现在想说,这种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甚至我。” 约翰逊说,他曾经在一个晚上同6名女性发生性行为。当时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女子篮球队打球的Pamela McGee很了解约翰逊,她为《洛杉矶时报》写过一篇文章,说约翰逊曾经和许多女性有过一夜情。对于约翰逊感染HIV的声明,她认为,“这对曾和他有过性关系的数以千计的女性是个警告”。 性生活的混乱会感染艾滋病这一事实,像一发炮弹在有着特殊隐私生活的人群中炸开,同时,人们也开始担心自己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一位患艾滋病的姑娘在垂危时说:“我与他(一个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双性恋男性)只有过一次性接触,想不到遭此厄运,这能怨谁呢?”美国一家报纸曾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文章后刊出一幅漫画,内容是一位姑娘对一位求爱的小伙子说:“请你不要只带来鲜花和巧克力,你应该出示你的性历史和健康证明书。” 全球性关系网络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人的性交往关系用直线连起来,那么这将会是一张(或N张)巨大的性关系人际网络。目前没有人能完整准确地说出这个性关系网络究竟覆盖了全球多少人口,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上了这张网,只要你已经不是处女或处男了。或许你可以保证,你这一辈子只跟一个人做爱,你却无法保证对方这一生中也只有你一个性伴。 不论性交往的原因是什么:相爱、好奇、例行公事或强奸,一旦你与他人进行了无防护措施的性行为之后,你将无法百分百地保证这是一次没有后遗症的游戏。即使是HIV感染者,他也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情况——HIV感染者可以无症状地生活十多年: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内,从外表上无法和非感染者相区别,但他们可以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将病毒传给他人。一般说来,一个人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之后的1至3个月(有的可长达6个月),体内的抗体水平开始上升并能测出是否已被感染;然后经过6个月至十多年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1至2年后死亡。而这之前,他也许接触过多个性伴。 彼此都是对方此生唯一的性伴,在现代社会听起来像一个神话。最近流行的一个“下半身+真诚”的饭桌游戏就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游戏规则是这样的:饭局中的每个人轮流真诚地说一句跟自己的下半身有关的话,比如“有过419(一夜情)的人”,在座有同样经历的其他人也要真诚地站起来,大家一起喝一口酒,然后轮到下一个人说出另一句。在这个游戏中,人人都惟恐自己太清白了,争先恐后地自我爆料:我一晚上换了N个伙伴、我跟外国人做过、我对处女有恐惧症、我不喜欢安全套……且不论这些说法是否真实,至少反映了人们的性观念和性态度越来越不受清规戒律的拘束,越来越崇尚自由和多样。 一种全国流行病 2003年,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领域的首席专家邵一鸣研究员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叫传入期,从1985年开始,每年只有几例感染者被发现,多数是国外来华的人士,或者是我们出国的人士,这样大概持续了四五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就出现了第一个流行期,在云南边境,中国开始了艾滋病的流行。第三个时期就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叫快速增长期,其特点就是以很快的速度波及全国。从1994年到现在,近10年的时间,一直是以4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卫生官员许文青警告:艾滋病疫情在中国的蔓延范围已经不限于高危人群,而是开始向普通人群扩散。目前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已经接近5:5,按照国际经验,男女比例大致平衡时“意味着艾滋病已经在普通人群中流行”。一旦男女感染比率平衡,艾滋病的传播速度会加快。 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说法,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85万人感染上艾滋病毒,另有16万人已经因病去世。但这个数字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隐藏在下面的,还有许多未被正视的危险因素,如艾滋病知识和安全的性意识的普遍缺乏、大量的流动人口、性观念和性行为的混乱、贫困等。 “类似河南发生的大规模输血感染今后不会再有了,吸毒感染的情况虽然还会发展,但今后更重要的是性途径,”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院士有一次对媒体说,“这个观点需要特别强调。” 相关专题: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