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期间的诗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21:10 新周刊 | |||||||||
“大场”诗歌朗诵会因为商业支持和刺激,才走上了CBD的中心,走上了聊胜于无的街头。 文/胡赳赳 图—何树青/新周刊 曾经有三件宝贝搁在男人的胸膛上:诗歌、摇滚和足球。随着F40一代进入了更年期
6月18日的北京街头之夜,这三件宝贝忽然相遇,北京CBD建外SOHO的四期广场上,第二届“大场”诗歌朗诵会以“今夜,诗歌全程直播4小时”之名盛开。拎着琴箱和诗册的人在8点出现,又准时消失殆尽,钻到一些酒场看遥远德国发生的足球战争。 这4个小时中间发生了什么?食指朗诵了《疯狗》,这个第一个登台朗诵的桂冠级诗人逃离疯人院之后,使这个名为“第二届大场诗歌朗诵会”的诗歌秀获得了广场的力量。 “广场诗”正是“大场”所倡导的,伸出舌头的诗人们接踵而来,黑大春在《圆明园酒鬼》的Rap节奏中,再现了圆明园艺术家时期的颓废、矫揉和深情。欧阳江河完整朗诵了《傍晚穿过广场》这首“大诗”,如果再积极一点,他一定能成为中国的庞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老太太杜铭拉克一边用眼镜腿逐字逐句地敲看着大场诗歌纪念册,一边让身边的人小点声。颜峻用低调的噪音打碟,口中念念有词,使一半听众跑光了。西川仍然是明星诗人,他既不嚎叫,也不腼腆,他自然而然的朗诵,使人感觉广场和堂会泾渭分明:广场是广场,堂会是堂会。 这的确只是一场在广场上发生的诗歌堂会,尽管这里人潮汹涌,民工与白领混迹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现场大肆派发安全套,潘石屹在舒婷的帮助下朗诵了《致橡树》,巫昂带着为上海白血病小孩耀耀捐款而设的箱子在嘉宾间游走。从排练现场赶来的先锋话剧导演张广天借了一把木吉他跳上台去,第三代诗人万夏因长发飘飘显得深情款款。 为什么群众还不散?第一个出场的民谣诗人洪启和最后一个出场的摇滚乐队子曰,以及中间陪诗人们一起玩的音乐人龙隆、苏阳和万晓利在这一夜都尽兴而归,他们完成了音乐家与诗人的对话而不是简单的诗配乐或乐配诗。 这就是诗歌吗?这就是广场吗?对于文学和艺术的“场域”特性,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谈论得最多,他使用了文学场或者文化生产场的概念。对于“广场”这个市民活动的重要基地,具有交换信息的实用特征和提供文艺创作的美学特征,以及作为场地本身的建筑学特征。“广场”本身也构成了布迪厄所言的“场域”之一种,它同样要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政治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影响。 相关专题: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