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记录:一场游戏一场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8:27 CCTV《社会记录》 | |||||||||
蔡同学所在学校的老师 于爽,与蔡同学在网上交谈的天津某杂志撰稿人 新京报记者刘炜 蔡小飞的博客网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8月11日22:05首播节目《一场游戏一场梦》,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阿丘:7月5日,北京某报在文化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报纸)18岁少年作家因情自杀,今年高考作文获得满分。报道中称,6月20日,一位年仅18岁的少年作家蔡小飞因女友移情,从天津一家宾馆的13层跳下自杀。(蔡小飞照片)18岁少年作家?高考
音乐《留给明天》:(报纸 照片 作文网页,模拟男孩声音读) “出卷子的老师,如果我骂你,也请你理解我,是你,断送了我,还有和我一样寒窗10年的学子,是你,留给了我一个并不美好的明天。我的明天会怎样?你有没有想过?我将不能进入我梦寐以求的学校,不能让母亲微笑,我将在我内心的谴责里,开始一段黑暗的未来。我的明天是什么?是一张没考好的卷子!上面有老师的红×和批判!是的,这张卷子就是我的明天,对于您来说他不算什么,对于一个考生来说,他就是我的未来!。。。。 主持人阿丘:如此不留余地的措词,简直是一篇“高考反文”!18岁的少年作家,如此反叛,如此有勇气,而又如此逝去,这样的消息被报纸一登出来,一时间大家被震动了。 影像:各种关于蔡小飞、高考制度的话题讨论报道 蔡小飞照片 隐黑 主持人阿丘:阳光、海浪、沙滩,少年,这照片中的孩子,长得可谓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眉宇之间,(蔡小飞和jay照片相叠)穿着打扮也仿佛有点新时代偶像周杰伦的味道。很快人们又从报纸上知道了蔡小飞1987年12月生于上海,10岁就加入上海当地少年杂志社。1999年凭借《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红遍上海文学圈,比韩寒的《三重门》还早一年。后来他组建“c17”少年诗歌文学联盟和天津方圆文学社。代表作品有《记得》、《留给明天》等。典型的少年作家履历。这样年轻,这样有才华的蔡小飞自杀了。但是,就在人们扼腕叹惜的时候。报纸上又出现了另一个让人诧异的消息——这蔡小飞的新闻是个假新闻! 影像:(新京报 报纸) 解说:7月13日,也就是蔡小飞自杀事件被报道出来的一周后,北京的一些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后续报道,认为疑点重重。一些媒体前往天津作调查,寻找蔡小飞。天津高招办负责人明确表示,今年天津高考的考生中根本没有一个叫蔡小飞,也没有名字谐音的考生。而天津市公安局有关部门明确澄清,当天没有自杀的报警记录,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也表示,对于6月20日有学生从宾馆13层跳楼自杀的事情并不知情。由此,有媒体作出了论断:蔡小飞自杀事件并非属实。有关某报纸发表的《18岁少年作家因情自杀 今年高考作文获得满分》纯属假新闻。 影像:各种报道 主持人阿丘:假新闻!实在是无聊。据查这假新闻是出自一家报纸的实习记者之手,这位实习记者只是在网上一个人气颇旺的论坛上,看到了一则这样的帖子,未经过任何核实,就把它在报上发了。实在是不负责任。据说现在这位实习记者也因此丢了饭碗。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不过,今天我之所以又把这件事拿出来跟您说,是因为,这条假新闻实在是有几分与众不同.别看它是假的,却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到今天,如果您用google搜索网络,您都能搜索到超过一万七千条的相关网页。更有意思的是,蔡小飞虽然是查无此人,自杀事件虽然是子无需有,但网上却的的确确存在着一个自己标注着蔡小飞大名的博客——“那些花儿”。(博客网页,加音乐)更让人吃惊的是,即使是在蔡小飞自杀事件被戳穿之后,这个博客依然十分火爆,留言量激,增浏览量达5万多次。看来,一个咱们看不见摸不着,户口上没有登记的蔡小飞活着!活在网上。有人说的好,说蔡小飞这叫博客式生存。 影像:网页 隐黑 主持人阿丘:随后的事情更是热闹,网上有一个自称是 “后80后”男孩,后80后,80后就够时髦的了,呵呵,这孩子几乎在每一个以蔡小飞为主题的文章后面,都不辞辛劳的加上自己的文章和照片,宣称,自己是现实中的蔡小飞,真名一超,曾经做过什么样什么样的调查,写过多少多少万字的文字等等,俨然又是一位少年作家。 影像:各种蔡小飞存在网上的网页 一组街头空镜 解说:虚无飘渺的网络世界里,蔡小飞的身影扑朔迷离。但有一件事是凿凿实实的了,蔡小飞这个名字火了!给我一根网线,我就能一举成名,一夜成名;给我一根网线,我能让蔡小飞起死回生,死而后生。正当故事在这网络时代里演绎到高潮的时候,在现实世界里蔡小飞,开始慢慢地拱到了舞台前沿。 主持人阿丘:6月24日,在蔡小飞的博客“那些花儿”上出现了一个人。此人自称张朋,小飞的生前好友,据他自己说按照蔡小飞生前的遗愿,他将接管小飞的博客,并按照蔡小飞的要求,将蔡小飞,这位已经红的发紫的少年作家的作品的出书! 影像: 新京报记者刘炜:我觉得在我面前不是特别爱说话,而且有一点羞涩的小男孩,然后他跟我说话的时候,大部分他的头都是低着的, 解说:刘炜,新京报记者,在蔡小飞之事见报8天以后,按照张朋留给出版商的QQ号,以出版商的名义约到了张朋。 影像: 新京报记者刘炜:然后会很人认真的听你说话,然后他说话的时候速度很慢,而且很爱笑,你就感觉是一个就是大街上普普通通的一个高中生的感觉,就是看不出来跟其他孩子有什么不一样……黑黑瘦瘦的,然后个子也不高,但是没有戴帽子当时,然后就是挺普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特色吧……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中学生吧,我觉得不像是很有心计,或者很复杂的那种人。 解说:这位自称是蔡小飞的朋友的张朋,与记者谈了两个小时,他说蔡小飞是他一个认识几个月的网友,他说没想到事情会抄的这么大,他只想帮助蔡小飞出书,不会参与其他的任何事情。 后面的事情开始愈加明朗,一个大二学生,《天津中学生》杂志的撰稿人——于爽,称她实在看不下去这场人为的恶作剧了,她说她要把一切说清楚!蔡小飞确有其人,此人目前就读于天津某中学,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并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也没有为情自杀。小飞是他的化名 影像: 于爽:我们认为真的假的,其实都符合他的一个做法的。。。。当时我就认为,他自杀了,就符合他一贯的做法,行为,或者表达出来的念头……他比较多变,他一会儿会很高兴,跟你说一些什么,一会儿很忧郁,表现出自杀的情绪什么……他经常表现出来一种,就是我在学校里,社会上,家庭里很压抑我什么也不想跟他们说那种,就是那种他的状态的一种转述。。。。 解说:于爽说她和小飞认识,源于《天津中学生》杂志的网上论坛。很多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的孩子,经常把自己写的东西贴在论坛上,希望有一天能被杂志社的编辑看到,从而踏上少年作家之路,据她说蔡小飞也是这其中的一员,期待着圆自己少年作家梦的少年。 影像: 于爽:觉得本来就是一场闹剧,但是这场闹剧现在越闹越大,越做越大,引发了很多人在里面说三道四或者是什么,可能是一社会种现象,或者说现在小孩的一种不健康的心里想法,他们有这种欲望,要出名,要出书,要挣大钱之类的,当然他们没有得到健康的引导。 记者:你觉得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炒做自己 于爽:对,他就是想找一个出版社,然后把他的东西出了,然后得一些钱,或者得一些名。 记者:他也可以通过正规的渠道啊? 于爽:但是实力啊,竞争啊,之类的有很大的原因,他肯定经历过这种正规的渠道,然后受到挫折。 解说:按照于爽的说法,蔡小飞事件,就是一个孩子,为实现自己的少年作家梦,编织的圈套,一步步的吸引着咱们的视线。 影像: 于爽:他不可能想到事情搞成这样。如果他知道事情搞成这样,他是一个挺不敢面对的人,包括他人啊,事情啊他都选择的逃避,或者是躲,如果这件事情都到了这么一个地步了。他现在也应该挺为难的。 解说:按照于爽的提示,咱们回顾一下蔡小飞的行踪,的确能看出,这幕后似乎有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咱们的视线。 解说:据查:2005年6月9日0点28分,一篇名为“作家版———留给明天”的帖子,在贴吧的“华夏未来周刊”版发布。这个帖子的内容,就是后来大家广为传播的蔡小飞的“高考反文”。 这是蔡小飞在网上的第一次露面。随后不久就有了所谓的自杀事件,7月11日,质疑蔡小飞其人真实的报道刚刚刊出,7月12日凌晨1点,网上就又出现证明蔡小飞存在的帖子,而且这个帖子,在此后的8小时内,在不同的版面,以不同的标题,匿名发布了22次。根据网页上显示的发帖者IP地址,发这22篇帖子的,是同一个人。此外,媒体还做了更细致的调查,发现这些发帖者的ID有一些共同点。第一,发帖者当天注册,发完帖子后,马上消失,再也不登录。第二,发帖者只关注涉及“蔡小飞”的帖子,几乎不回复任何其它帖子。 第三,匿名发帖者,IP地址高度相似。再想想,蔡小飞被虚构的典型的少年作家的经历。 影像:小飞离去的网页,我是蔡小飞,我决定离开 隐黑 主持人阿丘:在新京报那张张朋的照片见报后,于爽确认这个张朋就是她在视频上见过的蔡小飞,同时,新京报记者拿着张朋的照片找到了蔡小飞曾经就读的学校,老师们也很快就认出了照片中的张朋,就是他们的学生,好像就是姓蔡。 影像: 于老师:这个孩子在学校里的这个表现来看呢?偏好文学,爱写作,渴望出书,渴望出名。 记者:那他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于老师:他有两种表现吧,第一,我在跟那个前面的记者也接待过,接触过,也交流过,他特别找语文老师,您看看我写的这篇文章,你看怎么样,我能不能发表,二一个也曾经找到我们已故的校长,也问问这个情况,说校长,你看看我写的这篇文章怎么样。从老师的反馈来说,文章写的还是有一些出色的地方,还是有出色的地分,但这个孩子呢?对其它科目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在课上来说,根本就无法学习, 画面:孩子的背影 主持人阿丘:说到这里,不知道您糊涂了没有,老师口中的蔡同学,于爽网络上的朋友蔡小飞,记者见到的蔡小飞的朋友张朋,这三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没错,是一个人。我的同事采访回来告诉我,他们没有去证实这证据链条上的最后一环,他们说 我们 其实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仅仅因为我们自己的好奇去打扰一个孩子的生活。换句话说,无论蔡小飞是谁,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那样一个故事:一个少年虚拟了一个蔡小飞,他为蔡小飞戴上了少年作家的耀眼光环,他给了蔡小飞一个酷似周杰伦的模样,他让蔡小飞写下了满腹牢骚的高考反文,他虚拟了蔡小飞跳楼自杀,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作这些,或许是为了一个目标,他热爱写作,他想让自己的文字可以印刷成书,他幻想着可以实现少年作家的梦想;于是他在网上编了一个的故事,诱捕着我们成人。 影像:蔡小飞照片旋转,隐黑 新京报记者:我觉得还是不要过分纠缠于这个小孩本身吧,因为我觉得他其实毕竟只是一个孩子,他可能只是看到了很多他觉得跟他水平或者跟他差不多的人迅速成名吧,他觉得自己可能也有条件成名,我觉得有可能是在他面前他看到开起了很多扇窗户,有一扇窗户也可以他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去开起同样一扇窗户,但是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就包括这个孩子跟我谈的过程中,反复提到郭敬明,我觉得他有可能就是觉得一些跟他差不多成名的少年作家。并不是认为他那么是100%的水平,有多少成名学的水平,来一夜成名吧,我觉得他可能受到这么极端的一些极端想法的影响 主持人阿丘:我同意刘炜的观点,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咱们成人暗示的。就说这少年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日前对部分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的一项结果表明,“心中最有影响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依次是:金庸、郭敬明、韩寒、鲁迅……”,其中有两个少年作家.而对于北京图书市场的调查也表明,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占有整个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而现代和当代作家作品合起来,也仅有10%。一些文化人、出版商趁机展开了商业炒作,不惜工本予以包装宣传、强势推出“80后”。郭敬明、韩寒的小说发行量达到了100万册以上,春树的青春形象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郭敬明更已250万的年收入跻身2005年的《福布斯》中文版名人榜.如此繁荣的少年作家市场,摆满了对少年的诱惑,示范着一条条成名之路。在我看来,少年作家的成功,或许多少和咱们成人社会的商业利益有关.市场需要时尚,需要偶像,需要潮流,需要征服,需要少年作家.这个让孩子们躁动的少年作家头衔变得过于草率和浮躁.就这点而言啊,我觉得咱们的邻居韩国就做得挺聪明。在韩国,人们把少年作家写的小说只当作青春读物而不是文学作品,有资历的出版社也坚持不出此类图书,绝大部分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对少年写手都是持观望态度,谨慎的对他们表扬或批评,在他们看来,对待孩子的呵护,应该摆在任何利益的前面。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2:05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专题:央视《社会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