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每一颗善心充满感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1:06 云网 | |||||||||
□廖德凯 河南省尉氏县水坡镇村民郭合献捡到一个被遗弃的病婴,为了给这个病婴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家也因此而破落。他到当地民政部门求助时,却被告知无法救助。开封市福利院也以收容不下为由,拒绝了郭合献将孩子交给福利院的请求。(《今日安报》4月18日)
其实,要让一个人做件善事并不难,每个人的内心总会有天然的善良本性。然而,在人们的善良本性的后面,如果没有一个社会有效的回应善行的体系,显然,这样的善行再多也只是一个人的,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社会对于慈善的需求。 郭合献所遇到的尴尬,正是一个社会缺少对善行进行回应的体制的尴尬。郭合献满怀善心地将遭遇遗弃的病婴收下,并送到医院救治的时候,他并没有丝毫私心,而是出于一个农民朴素的善良情怀。不光是郭合献一个人,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有过善行,还有更多的人心中怀有善念。但是,为什么在社会不缺少“善心”的情况下,却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善”之举呢?从郭合献的尴尬上,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点内在的根源。 对任何社会来说,慈善事业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业。但慈善基于社会人心的良善本性,其根基却有赖于社会良善机制的运行。也就是说,每一份爱心的付出,都应得到社会相应机制的回应,尽管爱的付出本身并不求回报。在个人付出的善行得到积极的回应后,善行才有可能生根,产生更大范围的积极影响,从而使一个人的善行成为一个社会的“善制”的外在表现。如果反过来,善行得不到相关机制积极的回应,那么,这些善行就只会是一个人的善行,形不成社会的呼应,甚至会严重打击人们心中的善念。 对善行的回应,不能仅仅看着令人炫目的巨款和“善人”的身份,而在于要对每一颗善心都充满感激,而这,才是慈善事业的初衷和赖以发展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