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韩美军大裁员 实力明降暗升欲成东北亚地区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7日15:49 国际先驱导报 | |
实力不降反升欲成东北亚“地区军” 本报驻汉城记者张利 据外电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10月18日说,美国有可能从韩国撤出三分之一驻军,即1.2万名驻韩美军。尽管韩美两国随即予以否认,但从各方面的迹象来看,驻韩美军的裁减似 撤走地面野战军留下快速打击旅 目前驻韩美军大约有3.7万人,主要驻扎在汉城龙山基地、京畿道的乌山和平泽等地。由于这次是继1993年美国开始重新强化美韩军事关系后美国首次明确表示有从韩国撤军可能,而且是继今年传出南移消息后驻韩美军在朝鲜半岛又一重大调整动作,所以消息传出后备受关注。 不过,专家们普遍认为,对于亚太地区重中之重的朝鲜半岛地区,美国是不可能放弃的,因此驻韩美军的裁减从其他角度来看则包含着许多深层次的意图。 韩国军事专家认为,如果裁减驻韩美军,最有可能的是驻扎在在京畿道东豆川一带的美军第二师。目前,该师有兵力1.5万人,位于朝鲜的高炮火力射程范围之内。 “9·11”事件后,美国国防部进一步强化了“快速反应部队”的理念,改变以前依靠野战军的做法,而是动员导弹和尖端武器,以能够迅速展开炮击的海军和空军战斗力为先锋,对敌人实施快速、有效的打击。而驻在韩国的美军第二师的庞大的传统陆军作战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 在这一前提下,美国开始加强在朝鲜半岛新型快速反应部队力量的建设。这种轻装“快速作战旅”适合执行快速打击任务,今年夏天美军就从国内派了这样一支“快速作战旅”到韩国训练,而且今后还要继续进行这样的训练。在今年韩美在联合军事演习中,美军还从日本冲绳美军基地调遣美国海军陆站队同韩国军队一起进行登陆演习。 各式武器加紧更新换代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驻韩美军调整闹得沸沸扬扬的情况下,美国军方却一反常态地积极向新闻界公开各种新型武器装备,加紧了对驻韩美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在10月1日韩国“国军日”举行的阅兵仪式上,驻韩美军首次以“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编队的形式参加。根据美军的计划,驻韩美军现有的武装直升机将全部更换成“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并引进改装后的激光制导炸弹。最近有报道说,驻韩美军所保有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16个发射架,已经从PAC-2升级到PAC-3,这种新型的爱国者导弹由于可搭载弹头数目增加,因此拦截精确度较前大为提高。 而韩美双方今年5月曾宣布,美国在未来三年内将追加110亿美元的投资加强驻韩美军的战斗力,尤其着重加强军事情报和导弹防御能力。 美军照搬中国“人挪活”老理 据近日韩国《中央日报》透露,韩美10月9日就驻韩美军将转变为负责处理东北亚等地区纠纷、安保等问题的“地区军”一事达成协议。驻韩美军的功能将从负责朝鲜半岛安全扩大为负责整个东北亚等地区的安全。 在此之前,也就是6月5日,美国与韩国就驻韩美军基地迁移合并问题达成协议。按计划,驻韩美军将在2011年以前,分两个阶段,从“三八线”附近的“非军事区”向南撤退至少120公里。 联系美国在提出部分撤军同时表现出的“反撤军”迹象,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正在进行全球军事战略部署调整,对冷战时期的产物——驻韩美军的调整正反映出美国新的战略思想,那就是现代战争并不依靠大批士兵,而是依靠远距离的空中打击和高新科技武器。同时,美国希望改变3.7万驻韩美军“几十年如一日”在韩国坐地不动的状态,通过重新部署和适当裁减,使驻韩美军改头换面成为能在亚太地区执行任务的地区级的威慑力量,并加强与在亚洲其他地方驻军之间的互相补充和交流,争取把美国在亚洲的驻军搞成一盆“活水”,为美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军事战略服务。 去留激辩后,明减暗升策略已定 驻韩美军裁员并非首次出现。早在1969年,当时尼克松政府就提出了“美国亚洲驻军阶段性撤军”设想。1971年,美国首次从韩国撤走驻韩美军第七师,共两万多兵力。1989年,布什政府制定了“驻韩美军裁减五年计划”,于1992年从韩国撤走了7000人。自从1993年朝鲜核问题出现后,美国开始搁置了撤军问题,转而加强驻韩美军军事力量和韩美军事同盟。 最近这次驻韩美军裁军,其背景可以追溯到2002年两名韩国女中学生被驻韩美军装甲车轧死后,韩国国内反美情绪高涨,反美示威不断升级,韩国民众要求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在执政之前和执政初期卢武铉政府“同美国平等发展关系”的论调也使美国内心不满,布什政府关于驻韩美军裁军以及重新部署的论调开始占据上风。 但在美国放出风来要从韩国撤军后,韩国国内反对美军撤走的呼声日益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卢武铉总统5月份访问美国,同布什总统会晤,在与美国缓和关系的同时,也对驻韩美军的重新部署达成了协议。尽管计划尚未具体确定,但无疑韩美两国军队的关系已经进入了调整阶段。驻韩美军裁军则是这次调整中的最新一环。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