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罐子里扔豆子 ”开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09:30 外滩画报 | ||||||||
美国大选两百年回顾 林达/文 美国大选已经两百多年了。提起选举的历史,大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之后才有的事情 。其实,在此以前,联合成美国的那原来13个殖民地都已经纷
可见,在美国宪法出来之前,他们已经是一个个民主小国家了,只是真正的联合还没有实现,中央政府还没有构架起 来。联邦大选的故事,确实是从费城制宪会议开始的。 何谓“大”选 1787年的费城会议,落实了联合,制定了联邦宪法,建立了合众国的政府。在宪法由全国民众通过之后,1789 年才有了美国的第一次联邦大选。大选的规则都来自美国宪法。 在制宪的时候,美国的先贤们对未来的中央政府充满疑虑。对所谓“总统”是否会演变成皇帝很不放心。那还是中国 的乾隆年间,世界上还没有过一个民主大国,也没有过什么“总统”,举目皆是帝王。大家不放心,就出过好多主意,比如说 ,因为怕总统仗着大权在手给自己乱长钱,曾经想过不给他发工资;怕他大权独揽,就想过要设立三个总统,变成一个小组的 集体领导。最后,为了管理有效,定下的是一个总统,也同时定下了国会,作为美国政府中最主要平衡、制约总统权力的行政 分支。所以,美国人大选不止是选总统,还要选国会。 现在的美国大选对选民来说,是个很“庞大”的任务。大选要选出新一届的全部国会众议员,还要改选三分之一的参 议员。各州还要选出州的官员、州议会的成员。在一些州,连州法官都是这么选出来的。更要选出自己所属的县、市或小镇的 官员。我们每年交车牌税要打交道的那位老太太,就在我们家周围插了好多竞选牌子,怕大家只惦着总统,忽略了她要竞选的 县税务官。所以,大选的范围,是上至总统、下至鸡毛小官。 谁有选举权 要选举,就有选举权的问题。在美国制宪之前,各州开始自己的小国选举时,针对选举人的资格问题大多有财产规定 。例如,1776年,美国刚刚宣布打算独立,长达八年的独立战争尚未开打,弗吉尼亚就有了自己的宪法,规定选举人的条 件是:精神健全、成年男子、持有四分之一英亩的城镇土地,或者,持有二十五英亩的乡村土地。二十五英亩就相当于一百五 十亩地。 南北战争以后的第14(1868年)、第15(1870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各州不得剥夺任何人的公民权、不 得以种族、肤色为由剥夺任何人的选举权,从而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黑人得到了公民权。可是各州社会进步的脚步不同, 一直要到1964年美国宪法第24修正案规定,不得因未交税而剥夺公民的选举权。从这个时候开始,黑人和穷人行使公民 权才扫除了最后的法律障碍。 至于妇女的选举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才随着时代发展而成为“问题”。南北战争后,城市中贫困的妇女开 始走出家门,成为独立的就业者;而城市中富裕家庭的妇女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她们在诸如慈善、教会、禁酒、教 育、卫生、园艺等等领域成为主角。社会角色独立,政治诉求也就独立了。到1920年,宪法第19修正案规定了不得以性 别歧视剥夺选举权,妇女最终得到平等选举权。 从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演变 选举权的另一重要改革,是国会参议员的选举。美国制宪的时候,国会分参众两院,是参照了英国的制度。美国先贤 们希望民选的众院代表人民立法,同时,基于民智未开,又希望参院具有上层精英的理智,让这两种力量相互制约。所以,在 国会两院的产生方式上,作了分别处理。众院是民众选举,参院由各州的议会选出。也就是说,在最初的美国大选中,民众只 选众议员,没有资格选参议员。 随着民众素养逐步提高,各州议会在宪法留出的空间里,把州议会的这项权利,逐渐转让给了民众。宪法没有规定州 议会“如何”选出参议员的具体办法。各州就渐渐立法,把具体选举办法,改为民众投票。1913年的宪法第17修正案, 在全国确立各州普选参议员。从那个时候开始,民众有了立法机构参众两院的全部选举权。 这是美国制度民主深化的过程。总统大选虽然不像参议员的选举改革那样,产生了宪法修正案,却也经历了类似的演 进。 在1787年,制宪会议考虑到当时13个州之间交通通讯的不便,也对当时民众的水平还不放心,就规定了由各州 议会选出的大选举团选举总统,但是,把产生大选举团的方法,留给各州自己决定。这其实是一个三级跳的间接选举:民众直 选州议会,州议会选出大选举团,大选举团选出总统。 随着19世纪的民主化进程,各州州议会利用宪法留给他们的空间,重新制定产生大选举团的办法,相继把这个权力 下放给民众。到1860年南北战争前,大选举团大多改由各州民众普选。这样,三级跳变成了两级跳。这一演变大约用了不 到50年的时间。 逐渐地,各州要求大选举团宣誓。他们只代表民众传达投票结果,没有个人的意向,成为民众的信使。在一些地方的 选票上,甚至不再列出大选举团的名字,而直接列出总统候选人的名字。事实上,这已经是民众直选而一步到位了,只是在形 式上依然保留了大选举团的位置。从1872年开始,联邦开始统计和公布民众投票的数字。 从无政党到政党政治 建国初期美国是没有政党的,而且有很多政治家反对政党政治。可是,政治运作有其自己的规律,18世纪末,对立 竞争的政党政治随之出现,党派竞选活动迅速形成。开创美国政党的,恰恰是以前最反对政党活动的托马斯·杰弗逊。 一开始,政党活动没有章法,各党各地自行其是,渐渐地才在实践中变得有序。尤其对于大选,各党有了上上下下的 竞选委员会。而现在民主、共和两大党在每次大选年盛行的、由全国代表大会推出本党候选人的做法,却不是他们的发明。 美国的传统来自欧洲,早期美国人多半来自欧洲,随着人口的移植,一些欧洲的行会、道门会的传统也被移民带到北 美。其中最大的就是共济会,它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同业行会,18世纪初在英国演化成一个有现代系统的道门会。这是个追求 神秘主义色彩的民间组织,平时关起门来,干什么都秘而不宣。它的成员也必须对会内情况保密。这使得一些民众对他们心存 疑惑。1826年,共济会员摩根上校宣布要写书公开共济会内部情况。结果与摩根联系的出版社遭到攻击,其后摩根上校也 失踪了。近两百年过去了,这个案子没有确切的结论。当时一个最普遍的猜测是,他被共济会的某个成员谋杀。但是,当地会 员却坚持说摩根是逃往加拿大去了。尽管这是一个谜案,然而考虑到谜案主角与共济会的明显关联,将犯罪动因指向共济会, 是最合理的怀疑。这个案件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间反共济会的浪潮。人们长期以来的疑惑终于被引爆。因此,一个 “反共济会党”在美国成立,并且在1832年进入美国大选,获得了2.6%的选票。 在大选年,这个小小的“反共济会党”召开了他们的全国代表大会,推出了他们的总统候选人AmosEllmaker 。此举开创了美国各党由全国代表大会推出总统候选人的做法。现在,共和、民主两大党的代表大会,已经是大选年电视必定 转播的重要戏码了。 正派竞选和负面竞选 理论是灰色的,制度也是灰色的,而社会、生活是鲜活的。实践自有它自己的逻辑。不仅世界在变化,宪法一经制定 ,开始实际运作,其实会走出自己的一套规律来。 第一届总统选出乔治·华盛顿,不出大家的预料。不仅因为他是独立战争的总司令,还因为他对于公众事务的能力和 个人道德品格,实乃众望所归。他的两次当选,在大选举团都是罕见的全票。八年之后,两期任满,当时宪法并没有规定总统 任期限制,他主动宣布,不再参与竞选。对总统的任期限制,是在1951年的宪法第22修正案才作出规定的。 尽管如此,一旦开始正式运作一个国家,政治观点的分歧立即使当初一起制宪的开国先贤重新站队,18世纪末形成 政党后,竞选有了组织,变得更为激烈。 这种竞选,有对自己一方观点的正面宣扬,也有对对方的负面批评和攻击。从一开始,民众对总统的要求,就不单是 一个有能力的官员,还必须是一个品格良好的公民。因此,自然发展状态的竞选,几乎是必定要走向“对个人恶意攻击”的负 面竞选。即便是威望极高的华盛顿总统,在他执政之后,媒体上对他的批评也往往演成人身攻击。 随着革命第一代人的老去,绅士政治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1828年,安德鲁·杰克逊以一个墨西哥战争的平民战 争英雄的姿态,以完全不同于当年华盛顿的风格和豪气,持极高的民众威望,成为那年美国大选的候选人。他赢了这场大选, 却公开把底层粗俗的习气带入大选运作。他大发传单,几乎是以恶毒而不负责任的语言,对在任的约翰·昆西·亚当斯总统进 行个人攻击。杰克逊的当选,在美国历史上是精英政治向平民政治演化的一个标志,可是,平民政治为大选带来的负面作用, 也久久难以消除,于是产生了“负面竞选”这个词。 人们开始意识到,无节制的恶意攻击、负面竞选,是自己一方的耻辱。批评和个人道德要求,是竞选的正常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避免恶性极端的“负面竞选”?遇到具体问题,界限划在哪里?“负面竞选”不对,在今天已经成为公众常识。 公众不再仅仅是被“负面竞选”调动的力量,也成为监督的力量。 竞选经费节节攀升 美国的面积、人口增长都很快,从建国初期的13个州到今天的50个州,其间人口剧增。政党活动形成规模,也在 迅速发展,大选的经费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的竞选,候选人演说完了,只要请帮忙的人喝点啤酒;今年,两党候选人各自募得的竞选捐款,都在两亿美元左 右。这种变化,促使原来完全不管竞选事务的联邦政府,在1971年制定了“联邦选举法”,在1979年前三次修订,还 在1974年成立了联邦竞选委员会,监督执行“选举法”。“联邦选举法”主要是防止捐款大户操纵选举。为此,选举法规 定了捐款的软、硬之分。硬钱是捐给某个总统候选人作为竞选经费的,有非常严格的上限。超额捐钱是违法的。而软钱是捐给 政党用于一般活动的,没有上限。结果,竞选的各政党,都在打软钱的主意,利用一些边界模糊的开销,把软钱当硬钱用。 从联邦对竞选经费毫无监督,到上世纪70年代的联邦监管,反映了竞选经费的增长,开始成为“一个问题”。竞选 经费的实际需要量在增加,软钱的弊病人人都看到了,改革的呼声也年年响起,可是,直到2002年,才通过“竞选财务改 革法”,一方面提高硬钱的限额,另一方面对软钱设上限。今年是改革之后的第一次选举。 可是,今年出来新的问题。一些捐款大户在另辟蹊径,钱流向一批非营利组织。根据美国1973年税法527条款 ,非营利组织独立于政党,募来的捐款是免税的,也不受到“竞选法”的约束,但是也规定他们不得参与政党和竞选活动。不 过,在竞选期间,这样有倾向的所谓“政治表达”,很难和竞选活动完全划清界限。美国的大选历来是各政党竞选委员会在唱 主角,这些政治性的非营利组织,过去一向无声无息,却在今年竞选财务改革之后,因为软钱被禁止而吸收大量转弯而来的捐 款突然发达。 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预料,对今年大选出现的新问题,很快又会有新的法律来限制。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