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以叙博弈谁是赢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6:33 新世纪周刊

  自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身亡以来,围绕着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的核心问题,地中海东岸地区的局势跌宕起伏,格 外引人注目。叙利亚、以色列,谁将是这场博奕的赢家?

  近日,贝鲁特的反叙运动日趋高涨。卡拉米内阁被迫辞职以来,形势正向着不利于叙利亚的方向发展。此时,以色列 又火上浇油般地发动外交攻势,指控叙利亚幕后指使了新近发生在特拉维夫的恐怖袭击,使大马士革处在更加不利的位置。

  “中东雄狮”日益孤立

  叙利亚的前总统阿萨德被称为“中东雄狮”。

  他领导的叙利亚以阿拉伯世界反对以斗争的领头羊自居,拒绝接受任何与以和解的主张,但他的立场在阿拉伯国家中 并没有得到一致响应。当年与叙利亚并肩抗以的“前线国家”中,埃及、约旦和巴勒斯坦都分别与以色列或缔结了和平条约, 或实现了和解。

  叙利亚对这些国家极为不满。阿萨德曾斥责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向敌人卑躬屈膝,出卖阿拉伯民族利益” 。

  但埃、约、巴的务实政策使他们得到了巨大的实际利益,国际援助不断。而叙利亚则因为长期坚持与以对抗的政策, 造成国家债台高筑,在阿拉伯社会也陷入孤立的境地。阿萨德选择了与非阿拉伯国家的伊朗共同支持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的反 以武装斗争,结果被美国列入“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国家”的黑名单,对叙利亚进行的施压不断升级。

  美国会去年先是通过议案对叙利亚实行经济制裁,又推动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叙利亚尽快从黎巴嫩撤军,还黎完全 主权。而黎内部长期就有主张单独与以色列和解的声音存在。如果,黎以实现和平,叙利亚则将更加孤立。

  戈兰高地再成争端焦点

  解决叙以争端已经成为中东地区实现全面和平的最后关键环节。双方争端的焦点是戈兰高地的归属问题。戈兰高地与 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水资源丰富,是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以在其占领区内修建了犹太人定居点,实施以色列法律。

  1999年,以色列议会还通过法案,规定只有在获得议会和全民公决投票的多数支持后方能从戈兰高地撤军,为归 还戈兰高地设置了法律障碍。以巴拉克总理执政期间曾大力推动和谈,双方于2000年一度已接近达成全面和平协议。为此 ,美国总统克林顿还向叙以双方提交了一份“工作文件”,被认为是日后实现叙以关系正常化的协议蓝图,其中包括双方将有 可能作出的相当大的妥协。然而,此文件被以方媒体透露后,阿萨德要求以方公开以书面形式保证从戈兰高地寸土不留地撤军 作为继续谈判的条件,以方拒绝,叙以和谈再度搁浅。

  叙利亚现任总统巴沙尔上任以来,为打破孤立局面,多次发出与以色列无先决条件恢复谈判的呼吁。但以色列举棋不 定,对于叙的呼吁,一方面要求大马士革先约束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的行动,一方面又强调谈判必须从零开始,打算全盘否定 前总理巴拉克与叙会谈时的内容。以方还曾邀叙总统访以,也被叙拒绝,显示分歧仍然严重。

  与此同时,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和许多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在叙利亚的支持下对以色列不断发动袭击,令以色列头痛不 已。如能借哈里里之死压叙利亚撤军,并削弱叙利亚的地区影响,实现黎以边境的安全,是以色列所期望的;而叙利亚受此事 件影响,更加孤立,在未来的谈判桌上的筹码也越来越少。在地中海东岸的这场“三国演义”中如何处理好与“小兄弟”黎巴 嫩和“死对头”以色列的关系,的确是对叙利亚年轻的巴沙尔总统的一大政治考验。

  一对历史宿敌——叙利亚和以色列

  叙利亚的南部与以色列接壤,两国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1948年以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叙利亚和阿拉伯联盟 的其他国家就对以色列宣战,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以闪电战突入叙利亚境内,夺下了叙以边境上具有战略地位的戈兰高地。19 73年叙利亚和埃及在前苏联支持下,向以色列展开南北夹击。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迫使叙利亚直接卷入战斗。当 1990年叙利亚完全控制黎巴嫩境内后,与黎缔结兄弟合作与协调条约,约定两国将共同应对以色列后,叙实际上就成为威 胁以北部边境的主要敌人。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