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秘书长接受专访谈记者的职业道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7:59 南方周末 | ||||||||
“深喉”费尔特在不断为《华盛顿邮报》提供关于“水门”的独家线索的同时,于越战期间,主持针对反战团体的闯入和窃听。事件被揭露后,费尔特于1980年被法庭判为有罪。1981年,费尔特被总统里根赦免,图为费尔特得知被赦免后出席新闻发布会。 普利策奖秘书长西格-吉斯勒 王寅 摄 □本报驻沪记者 王寅 《新闻周刊》关于亵渎《古兰经》的报道引发了美国新闻业关于使用匿名来源的大讨论。历史上最著名的匿名来源--“深喉”费尔特在这个时候公开自己的身份,为这场讨论增添了戏剧色彩。
《新闻周刊》报道亵渎古兰经事件和“深喉”的身份被披露之后,当了40年记者、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了11年新闻报道与写作的普利策新闻奖秘书长西格·吉斯勒给出的建议是“谨慎”二字:“如果我是编辑,一个工作了20年的资深记者告诉我,他要用一条匿名消息来源,我也许会答应;如果是一个只工作了20天的记者,那就不一定了。”这是西格·吉斯勒日前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匿名消息来源发表的看法。 一头银发、眼神柔和的西格·吉斯勒一身浅色西装,风度翩翩。尽管已经年逾古稀,但是他闲来还是喜欢玩直排轮这样属于年轻人的运动。1994年,西格·吉斯勒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学院,1997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由于哥大与普利策奖天然的渊源,2002年,西格·吉斯勒接受了普利策方面的邀请,从教学岗位转到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任职。 即使在普利策奖委员会任职,西格·吉斯勒留恋的依然是讲台,他还是在哥大兼职教书。在采访中,西格·吉斯勒向记者解释哥大新闻学院位居全球第一原因的时候,颇为激动,语气、手势都大大加强,不难看出他对哥大的感情甚深。 他们缺一点运气 那些输掉竞争的作品也确实很优秀,但这是一项竞争,除了有深厚的报道写作功底,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记者:最近发生的《新闻周刊》报道亵渎古兰经事件激起了强烈反应,这会给媒体本身带来什么冲击呢? 吉斯勒:《新闻周刊》遭到了相当多批评,现在日子也不好过,不过他们也许会重新审视处理匿名消息来源的方式,也给其他媒体起到了警示作用,所以,说不定这件事还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在其中。 记者:但是最近坦白身份的“深喉”当事人费尔特,却被他家人称作“美国英雄”,你怎么看这种线人制度,以及匿名消息来源? 吉斯勒:“深喉”正好在我们讨论应不应该使用匿名消息的时候坦白身份,这很有意思。有时候我们对匿名消息太过依赖了,尤其是单一的来源,这需要特别谨慎。这其中有一个判断的问题,即你能不能确保这个单一消息来源是坚实可靠的。如果我是编辑,一个工作了20年的资深记者告诉我,他要用一条匿名消息来源,我也许会答应,如果是一个只工作了20天的记者,那就不一定了。 记者:你认为记者和媒体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 吉斯勒:我想他们应该对公众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要遵守那些早已成为共识的准则,即准确、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如果你按照这些常规进行报道,也就是普利策奖一向坚持的原则,你会在读者中受到尊重和信任,尽管这并不容易。 记者:自从越战起,美国媒体就常常质疑美国政府和军方,这次《新闻周刊》事件后,媒体会因此受到政府方面的压力吗? 吉斯勒:我对媒体受到压力这种说法表示怀疑。政府方面会有一些批评和抱怨,但我不知道压力从何而来。我想媒体最大的问题是会受到受众的压力,他们的公信力和声誉会因此下降。 记者:作为普利策奖秘书长,您如何看待当年《华盛顿邮报》报道“水门事件”的两位记者鲍伯·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就没有得奖这个事实?在普利策奖的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的事件? 吉斯勒:作品获奖与否总会存在争议,或许会有人为某些没获奖的记者鸣不平,有些输掉竞争的作品也确实很优秀。但这是一项竞争,有人赢,就有人输。我们的评审过程是非常严格谨慎的。应该说,要得奖,除了有深厚的报道写作功底,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因为即使我们确保评审时能公平公正,也不能阻止评判者有不同意见。 记者:对于普利策奖这样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奖,你上任后是否作过改革? 吉斯勒:不时会有些小的调整,但没有大的改变,我们的职责是让它继续平稳顺畅地运转,我上任之前它的整体状况不错,现在仍然不错。 记者:你觉得这个制度已经比较完美了吗? 吉斯勒:我不认为有完美的东西,只不过从1917年的创办之日起,普利策奖在不时进行的调整中慢慢进步,对我们来说,保持这种整体性和高品质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会突然作根本性变化,只是逐步地进行一些小改变。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评审制是普利策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我们有两个层次的评选。第一个层次确定每一个奖项的三个候选人,然后候选人进入第二个层次,进行最后评选。这是不多见的评选制度。 小报也有获奖机会 关于战争、灾难、社会问题等报道的确比较常见,不过最常获奖的是揭露腐败或渎职等报道 记者:普利策奖的权威性现在如何?对行业的影响达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还像过去一样大? 吉斯勒:这是美国新闻界最负盛誉的奖项,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奖励好的作品,另一方面,激励其他新闻机构报道出同样优秀的新闻。它的重要性没有变,它甚至从未像现在这么重要过。 记者:既然普利策奖这么重要,那么它会不会在特定题材或特定写作形式上影响各个媒体新闻作品的走向? 吉斯勒:关于战争、灾难、社会问题等报道的确比较常见,不过最常获奖的是揭露腐败或渎职等报道。如2005年的公共服务奖由《洛杉矶时报》所得,揭露某公立医院中的医疗事故与种族歧视;2004年由《纽约时报》获得,他们揭露一个雇主因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使得雇员在工作中致伤甚至致死,政府没有做好监管工作,这也是失职。公共服务奖是普利策奖项里最重要的一项,只有这一项授予金牌,另外的奖项得主会得到一张证书、1万美元奖金和一个蒂凡尼制造的漂亮镇纸。 记者:对普利策奖的批评中,就有指责这个奖偏向主流大报,那么那些小报纸如何体现价值?它们的机会何在? 吉斯勒:小报也有机会获奖。在上个月才颁发的普利策奖中,我很高兴地看到有27家新闻单位对14个奖项进行最后角逐,最后13家获奖。像《萨克拉门托蜜蜂报》这种获奖报纸就不是《纽约时报》一类的主流大报,而调查性报道奖更是颁发给了《韦尔拉梅特周刊》的记者,这是一家小型的周报。该报揭露一位现任州长将曾经对一名14岁小女孩性骚扰的事件隐瞒了30年。这对全国的小型报纸都是一种鼓舞,这也是我刚才所说的普利策奖的作用。 记者:获得普利策奖的报纸和记者能从中得到什么具体的好处或实惠呢? 吉斯勒:对记者来说,得奖意味着更大的名气、更多的晋升机会或者更高的薪水,不过最根本的,还是一种荣誉。至于获奖的报纸,他们的美誉度提高,公信力上升,吸引更多的读者。所以报纸和记者都会受益无穷。 记者:获奖记者通常容易被大报挖走或者得到晋升,这样会不会造成一种“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状况? 吉斯勒:即使只获普利策奖提名,也会对候选记者带来很大的荣誉,更不用说获奖者,他们的职业名气会极大提升,比如今年获国际报道奖的记者就从一家小型报纸被《洛杉矶时报》给挖走了。不过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行业,好记者被挖走,又会有新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加入,新闻业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的。 记者:我们也知道关于普利策奖得主的一些丑闻事件,譬如以虚构一个吸毒小孩生活的假新闻获奖的珍尼库克,还有两年前有公众要求取消1932年得主杜兰提的获奖资格。普利策奖采取什么措施来杜绝假新闻呢? 吉斯勒:珍尼库克和杜兰提事件不同。珍尼库克获奖后,立即被发现是造假的,所以她的奖金立即被《华盛顿邮报》交回,这是普利策奖历史上惟一一次奖金被退回。但是当我们仔细审查了杜兰提在1932的报道后发现,你可以怀疑报道的质量,但没有充分证据证实他在造假。 为了防止假新闻出现,我们会加强评审制度,确保评审者学识丰富、态度公正,并尽量多元化,有来自大报的小报的,各个地区的,各种族的等等。在我们的准则上有一条是——任何敢于挑战诚实、准确、公正的作品必须引起评审的高度重视。另外我们也鼓励报社,如果发现自己的记者有任何假新闻的企图,要向我们提供线索。 记者:还有一些获过奖的记者,在后来的新闻报道中造假,像最近《纽约时报》的里克·布拉格就牵连进假新闻丑闻,这是什么原因呢?和获奖后的压力有关吗? 吉斯勒:这是有可能的。但我们的工作是,在他们参与评奖时,严格认真地评判他们的作品,他们以后会做什么和普利策奖并没有什么联系,我们也无法控制。至于压力,我无法猜测他们的想法。人性中总包含有缺陷,我们能确定他某一时刻的作品是高水准的,但无法保证其一生。但是大部分普利策奖得主后来仍然非常优秀,是行业的翘楚。 “看门狗” “9·11事件”后,国土安全被强调得比较多,移民政策被调整,受到歧视及不公平待遇的情况增多,这正是媒体充分扮演“看门狗”角色的时候 记者:你认为“9·11事件”以后美国新闻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吉斯勒:我不确定有没有特别重大的变化,但有一点新闻界比以前注重,就是更多地向读者讲述这个世界其他地方在发生着什么,特别是中东地区或者阿富汗地区的情况。报纸在解释世界局势方面下了更大力气。 记者:“9·11事件”后国家意识形态占上风,媒体的独立精神如何保持? 吉斯勒:“9·11事件”之后国家安全被强调得比较多,机场、海关成为敏感地带,移民政策被调整。这样对新闻机构带来了挑战:穆斯林或有伊斯兰背景的人受到歧视及不公平待遇的情况增多,他们对此有不少抱怨,这正是媒体充分扮演“看门狗”角色的时候,应当密切关注这个问题。我不认为媒体的独立精神受到了影响,也许在获取资料上比以前麻烦一些,比如涉及机密的文件增多。 记者:在担任普利策奖秘书长之前,您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了很多年书。哥大新闻学院毕业的学生一直很受媒体欢迎,有一种说法,进入哥大新闻学院等于自动打开了进入美国较好新闻媒体的大门。但现在的媒体似乎倾向于收一些经济、法律、艺术等方面经过特殊训练的学生,这会给哥大毕业生就业带来冲击吗? 吉斯勒:我们新闻系的学生接受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新媒体等各方面的专业教育与训练,他们非常出色,尽管现在美国的就业市场相对紧张一些,但他们中大部分能找到较好的工作。也许是从实习生或初级记者做起,但假以时日,他们会做得非常好。 记者:目前新闻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哥大对学生的培养是否做了相应的调整? 吉斯勒:的确有些调整,但我首先想强调一点,过硬的报道写作本领是我们新闻教育中的核心,也就是要求学生能深入复杂事件、调查事实、报道真相。至于调整,我们增加了新媒体方向,另外今年秋季还将实施一个新的教学计划,在哥大攻读硕士学位通常花一年时间,这是基础,新的计划会增加一年时间,让学生们在商业报道、政治报道、科技与健康报道、文学艺术报道四个方向中选择一项深入学习,加强他们深入该领域进行报道的能力,这样也有助于他们找到好工作。不过大部分学生还是一年制,目前只有25个学生将开始第二年的试验计划。 记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被称为全球第一,它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吉斯勒:首先,哥大新闻学院只专注于新闻业,不涉及公共关系和广告等方向,而我们的学生又是来自各地的顶尖人才,我们的教师都非常杰出,并拥有相当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这是我们的特征;其次,哥大位于纽约市内,这是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地方之一,这给了我们的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 我们的新闻教育理念是为公众服务。给公众提供需要的信息,让他们在这个社会里做出恰当选择,以及当好“看门狗”,让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机构各组织为他们的行为负责。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