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福利院切智障少女子宫的人道伦理争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7:16 南方周末 | ||||||||
处在争议漩涡之中的南通儿童福利院 本报见习记者 鞠靖/摄 □本报见习记者 鞠靖 这是一个法律事件,也是一个伦理事件,还是一个舆论事件,但不仅仅是这些…… 王晨毅是位“快刀手”,全子宫切除,他只需要25分钟。
这是妇产科医生王晨毅在自己的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所保持的多项快刀记录之一。 4月14日的两次子宫切除手术太普通了。尽管没在自己的医院进行,换到了城东医院,但是速度依旧很快,一切依旧正常。 但是,这两次手术改变了6个人,也许还会改变更多。 4月14日当天,城东医院的多数人只知道那天有两个女孩来做“阑尾切除手术”。但是几天以后,他们知道了,那两个女孩被切的是子宫。 被送上手术台的是南通儿童福利院的女孩兰兰和琳琳(均为化名),前者14岁,后者13岁。她们是福利院捡来的遗弃孤儿,没有人知道她们的父母身在何方。她们和所有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一样,不久以前来了月经。稍有特殊的是,她们痛经。而她们和别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们是智障。福利院的阿姨说,除了知道疼,疼得满地打滚,“她们什么也不懂,会把月经带拿出来玩,把经血涂得到处都是,连福利院的其他智障儿童都嘲笑她们了”。 麻烦的事情还不止这些,这两个女孩生活不能自理,处理月经的事情怎么也教不会她们。福利院的阿姨们更加头疼起来,“不如把子宫摘了吧,这样也省得以后出事(注:指受到性侵害后怀孕)。”这个想法很快层层反映到分管儿童福利院的南通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陈晓燕那里。 4月10日,利用吃饭的空当,在一辆轿车里,陈晓燕和社会福利院院长缪开荣、福利院前任院长贾桂林碰了头。陈晓燕把阿姨们的想法告诉了现任领导和前任领导。 “原来怎么处理的?”缪开荣上任时间不长,他还是征求老领导的意见。 贾桂林说:“原来做过,社会上也有这么做的。” 在贾桂林的记忆里,这样的事情太普通了:现在福利院里的××就是父母给她做了子宫切除后送来寄养的。“她们是痴呆人员,不能结婚、生育,留着子宫也没有意义,这样做也是为她们好,还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老院长考虑得比较“全面”。 缪开荣这时也想起来,他一个朋友的小孩也做了这样的手术,“既然原来做过,那就做吧”。 一个“集体决定”就这样出台了。 两名医生:手术“成功” 找个合适而稳妥的地方做手术并不难。 第二天,陈晓燕就依据“集体决定”去落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下称“通大附院”)妇产科医生苏韵华和陈晓燕相识多年,而这家三级甲等医院又是苏北地区最大的医院,医生的技术没问题,孩子的安全有保障,选择这个医院再合适不过了。 在电话里,陈晓燕把福利院的想法告诉了苏韵华。做手术不难,难的是要办手续,苏韵华找到妇产科的副主任医师王晨毅,让王晨毅联系一下南通其他小医院。没多久,王晨毅联系到了自己熟悉的南通城东医院。这是一家一级甲等医院,费用要比在通大附院做便宜很多,而且医院可以用“两名女孩来做阑尾切除手术”挡住内部人的疑问。 缪开荣赞成陈晓燕的做法,4月12日,陈晓燕就代表福利院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4月14日的手术非常顺利。王晨毅果然医术不凡,手起刀落,子宫切除,两个女孩恢复“正常”。 但“不正常”的事情却接踵而来。 “阑尾手术”不知道怎么就露馅了。仅仅是术后第二天,一个网名叫“青年医生”的人就把事情捅到了网上:“前天,医院来了两名少女,是南通市儿童福利院送来的,两名智力有障碍的女孩子,大约十三四岁。有人告诉我,她们是来做阑尾切除手术,我当时就奇怪,好好的切什么阑尾?后来,她们看的是妇科。昨天,她们进行了手术,天啊,被切除的竟是子宫……手术是在福利院再三要求下做的,福利院的人说,两名女孩最近来了初潮,收拾起来非常麻烦,性成熟之后会更麻烦,反正她们也不能结婚生育,现在切了她们的子宫,省了许多麻烦。” 王晨毅还不知道事情起了变化。他每年要做七八百个手术,15年了,这次手术只是他近万次手术中很普通的两例而已。带着一点轻松,他开始了计划中的福建之旅。 帖子发出的当天,陈晓燕在上海做生意的丈夫就看到了。网络上的反应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人不是猫狗,岂能随意阉割?何况是未成年的少女。如果智障女孩不是孤儿,而是他们自己的骨肉,能下这种毒手吗?” 一位叫franklong的网友留言说:“类似的手术我只听过养鸡场和宠物医院有,南通儿童福利院……?一定不是人开的!” 网友“老总就是脑壳肿”说:“以前德国纳粹在挪威也是这么干的!” 网友“一路拔剑”说:“这不是什么对不对的问题,这是有没有把人当人看的问题。” 3天的时间,数万网友跟帖,舆论呈现一边倒,大多数的网友痛斥福利院和医生。 无论是民政局还是福利院,都不觉得事情会有多么严重,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这么稀松平常的一件小事,是怎么被人捅出去的。 4月19日,民政局李云生副局长在儿童福利院二楼会议室召开的班组长以上干部会议上说,“这件事出发点是对的,结果也是好的。之所以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有个别人心怀不轨,和领导有过节,想把福利院的水搅浑,搞阴谋诡计,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陈晓燕越来越焦虑。4月19日,陈晓燕在电话里跟远在上海的丈夫说:“这次怕是副院长当不成了。”她开始在家写检讨,给福利院写,给民政局写。她在检讨书里为自己辩解,说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两个女孩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护理她们的保育员的工作难度,同时还是为了防止意外受孕。 15年前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分配到社会福利院,陈晓燕从基层的行政文秘工作干起,这个副院长的位子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5年前丈夫去上海做生意之后,只有自己一个人带着女儿,而自己还是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福利院儿童的身上,真不知道女儿是怎么读到五年级的。 其时,陈晓燕还不觉得事情会有什么不妙,因为至少这次是“集体决定”。她也开始做长远打算,先是和丈夫商量,让他多回南通,可是丈夫生意上跑不开。她接着安排女儿,想让她住到朋友家去,但是又怕这样改变了女儿的生活,只好跟朋友商量,让朋友做好准备住到家里来。 两位女孩被接回了儿童福利院,她们恢复得很正常,福利院的阿姨们都来看她们,眼神怪怪的。两个女孩依旧懵懵懂懂,和过去一样吃饭、玩耍、发呆。但是两位院长再也没来。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