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卡拉季奇流亡不忘浪漫 给妻子密信堪称模范情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16:36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驻塞黑记者 王萍

  14日,英国《泰晤士报》披露了一些卡拉季奇写给妻子的信件。卡拉季奇是波黑塞族共和国前总统、海牙前南问题国际法庭通缉的欧洲头号战犯嫌疑人。在波黑维和部队的多年搜捕中,他宛若人间蒸发。在此背景下,关于他的消息自然引人注目。而卡拉季奇在信中对妻子利利亚娜的柔情蜜语,更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诗人铁汉 柔情无限

  “你是我最亲爱的人,我渴望与你秘密约会。我觉得现在自己就像个年轻人,我的眼睛、耳朵,我的手,我的全身都渴望见到你。”看到这些甜言蜜语,人们很难将之与现年60岁的卡拉季奇联系起来。

  卡拉季奇是波黑塞族人心目中的英雄,美国和北约的眼中钉。如今,他虽然处于东躲西藏的境地,可能每天都面临着被捕的厄运,但他却以诗人般的气质,在写给妻子的“情书”中极尽浪漫之情。

  他在给妻子的另一封信中写道:“我亲爱的利利,你是过去40年中我最爱的人。我用我的思绪想你、爱你、亲吻你,我对你的爱永无止境,我迫不及待地要见到你,拥抱你。”

  卡拉季奇曾是一名心理医生,他很愿意人们将他看作诗人。早在1966年,他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此后又陆续出版了5部诗集。在艰苦的逃亡路上,他也不忘忙里偷闲,写作诗歌和戏剧。

  生活安逸 信使传情

  面对维和部队和波黑警察的重重包围,老卡的逃亡生活想来一定充满艰辛。但读了卡拉季奇写给妻子的信,人们惊奇地发现,其实老卡的逃亡生活很安逸。

  卡拉季奇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写道:“感谢你送给我的礼物,但是衣服有些小。T恤衫的颜色很好,使我看起来非常潇洒,但是小了两号,所以不要再给我送了。”显然,卡拉季奇的境况要比当年的萨达姆养尊处优得多。只是不知道北约大兵们看到这些信作何感想。

  尽管小心翼翼以避免暴露自己的藏身之处,但他给妻子写的信还是表露了一些蛛丝马迹。他和妻子的往来书信,很明显是通过两个信使传送的。卡拉季奇在信中反复提到他们的名字,一个叫布尔基奇,另一个绰号叫“婊子”。

  另外,卡拉季奇的信中还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R,他负责安排卡拉季奇与利利亚娜的不定期见面。但是这个R到底是谁,现在还不得而知。

  家长里短 一并显现

  此外,卡拉季奇还在信中和妻子谈到关于他们见面的一些问题:“如果你看到有什么可疑的事情,你可以在两小时后回到原来的地点,几小时后转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是留在原来的地点。”

  利利亚娜一直否认近年来曾与丈夫见面,但从卡拉季奇的信中可以看出,利利亚娜曾经去过丈夫的藏身之处。卡拉季奇信件中出现的联系人和详细周密的见面安排,可能会有助于维和部队了解卡拉季奇的活动规律,掌握他的行踪。

  据《泰晤士报》披露,卡拉季奇写给妻子的这些信件共有6封,落款日期都在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之间。尽管还未证实这些信件的真实性,但海牙法庭却确信这些信件出自卡拉季奇之手。

  这些信中还谈到了卡拉季奇家庭内部的一些细节,如卖掉家庭电台,在帕莱购买公寓,孙子辈的情况。另外,卡拉季奇还在信中对波黑的政治发展进行了评论。在谈到自己以前的副手、波黑塞族共和国前总统普拉夫希奇时,他对她向海牙法庭自首表示非常愤怒,称她是一个“懦弱的、胆小的老太婆”。

  踪迹难寻 何日露脸

  卡拉季奇下台已近10年,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也已是2001年的事。虽然海牙法庭坚信卡拉季奇躲藏在波黑与黑山交界的山岭中,但是几年来,维和部队差不多已经把波黑翻了个底朝天,依然还是连卡拉季奇的影子也没发现,也许真如卡拉季奇信中所说,“上帝在保护我的安全”。

  下个月将迎来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10周年纪念日。在那场大屠杀中,大约8000名穆斯林在残酷的暴行中丧生,卡拉季奇被指控对这场有计划的种族屠杀负责。信件在此时被披露,使人们的视线重新集中到这位前波黑塞族的领导人身上。是如萨达姆般束手就擒,还是如拉登一样继续与美国大兵捉迷藏,人们都在心中画了一个问号:卡拉季奇,何日君再来?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