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从拉中国进来到让中国承担责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3:32 东方早报 | |||||||||
作者:达巍 9月21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在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演讲《中国向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大半年来,中美两国有关中国崛起以及美国对华战略的讨论十分热烈,乃至渐迷人眼。身为美国国务院二把手的佐立克素以“富有战略眼光”著称。他的此番演讲主旨清晰,透露出若干新信息,有助于读者拨开中美关系表象纷扰看到发展大势,因此值
信息之一在于佐立克为美国对华战略划下了一道“分界线”。“27年前,中国领导人决定拥抱全球化而非自我隔绝于世界之外。”对此,“美国两党的七任总统都认识到了这一变化,并致力于帮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并成为其中的完全成员,鼓励中国通过市场改革发展经济。”“今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从臭氧问题到核不扩散,中国都是桌上的牌手。中国实现了引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使用其影响力。” 显然,在佐立克看来,19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战略的核心是帮助中国“融入世界”,而从今往后美国需要思考的问题则是,一个已经融入世界的中国如何在体系内发挥作用? 最近国内学者就美国对华战略是否有阶段性调整曾有不少争论。佐立克此番演讲已经讲明战略的变化之处。较之上世纪70年代乃至90年代,中美两国在全球的位置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拉中国进来”的阶段基本结束,“让中国承担责任”成为新的任务。这也是佐立克演讲题目的意义所在。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不知其对华战略“向何处去”的阶段已然结束。 另一个信息是,在中美两国国内讨论中美关系的喧嚣中,佐立克所代表的美国外交决策者还是抓住了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关键声音。佐立克的演讲开宗明义提到了他与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先生今年的几次谈话,并且引用了郑先生的话,中国已经决定“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发展自己,中国“决心超越传统的大国崛起之路”。佐立克引用这些话表明,他认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方向已定,选择已经作出。中国决定坚持“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这一基本经验,就意味着中国已经决定通过参与现有体系而非推翻现有体系实现崛起。如佐立克比较中国与前苏联时说,“中国没有传播极端的、反美的意识形态;没有与资本主义体系作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将其未来寄希望于推翻现有国际秩序之上。” 在美国国内,关于中国的发展方向历来有各种讨论。如不久前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称中国站在“战略十字路口”,可能有三种前景,就是典型的“中国前途未定论”。即使在中国国内,关于对外战略的讨论也有不少分歧。关于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轻重先后,关于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的异同,可谓各有道理。有战略眼光,就是能够透过纷扰的表象、穿过歧异的词语,看到事物发展的大方向。佐立克此番讲话认定中国选择已经作出,余下的是选择之后的具体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具体问题不重要),已经表明其战略眼光。中美战略家之间的这种直接的、准确的沟通有理由让我们感到欣慰。 如果佐立克的发言能够代表美国官方的主流看法,如果这一看法能够贯彻到今后三年,甚至延伸到布什之后的话,我们可以说,不仅是中国的选择已经作出,美国对华战略选择也已经作出。这就是接纳中国崛起,让规则改变中国而非让中国改变规则。这样的战略选择给中美带来机遇,同时也给双方带来新的挑战。 例如,中国能否克服自身的内部困难,真正融入体系并履行融入体系的责任,不仅考验中国的意愿,更考验中国的能力。比如,如何改变佐立克所言的“重商主义”倾向同时又维持经济继续发展。对美国而言,能否调适自己以适应中国崛起,能否放下隐含的优越心理,也都是挑战。例如,佐立克当然明白,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绝不仅是中方的问题,但佐立克先生却独独批评中方政策,显然是有些过于“健忘”了吧。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