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2006世界观:欧盟外交东西并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00:00 新京报

  ■关注理由

  2005年,欧盟宪法条约在法、荷惨遭否决,其后英国搁置了原定的公投计划,计划举行公投的波兰、捷克、丹麦等国,对欧盟宪法的支持者优势也大幅下降。可以说,欧盟宪法危机不仅重创了欧盟一体化进程,欧盟的东扩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欧盟东扩后所带来的各个成员国的矛盾、各国各个不同阶级的矛盾、欧盟扩大后劳动力流动和产业重新布局的矛盾,再加上欧盟宪法危机的影响和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意向的影响,虽然欧盟东扩的进程不会停止,但是脚步是否放缓值得关注。

  此外,美欧双方虽然由于伊拉克战争,关系跌入谷底,2005年的“黑狱”事件更给双方关系蒙上一层阴影。种种迹象表明,出于双方的利益考虑,大西洋两岸都希望修复双边关系,然而是否能够如愿,还存在一定变数。

  

2006世界观:欧盟外交东西并举

  欧盟旗帜飘扬在象征欧洲文明起源的希腊雅典娜神庙前,欧盟的东扩正是一种大欧洲精神的体现。

  

2006世界观:欧盟外交东西并举

  2005年12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欢迎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美国的黑狱问题成为继伊拉克问题后大西洋两岸关系又一道障碍。

  

2006世界观:欧盟外交东西并举

  2005年10月4日,土耳其一个艺术展上的一幅油画,展示了一个妇女戴着用欧盟旗帜做成的面罩,象征了欧盟与土耳其在入盟问题上的冲突。

  看点1:放缓欧盟东扩步伐

  虽然法、荷公民对宪法条约的不满一个重要理由是对欧盟扩大现状与未来的强烈“不适”,因此支持东扩的一些欧盟领导人也不得不对东扩的步伐有所调整。造成的冲击也将针对扩大进程。

  此外,从人事变动上看,新上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对土耳其能融入欧盟持怀疑态度,她认为土耳其在文化上与欧盟存在巨大差异。法国政坛“明星”萨尔科奇心中的欧盟也只是以六大国法、德、英、意、西和波兰为主导的欧盟。

  因此,欧盟东扩进程在2006年虽然程序上会正常进行,但是可能会更加低调和保守,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2007年是否能够顺利入盟也存在疑问。

  看点2:修复大西洋两岸关系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新上任后出访北约总部时,特别强调了发展跨大西洋两岸关系的重要,并许诺德国军队将积极配合北约行动,在反恐斗争中发挥作用。这就表明目前德国对美国的态度没有施罗德时期那样强硬,意在尽力修复跨大西洋关系。同时,德国与英国的关系有所缓解,这令英国在欧盟与美国的关系上可以充当更为重要的调节和桥梁的角色。

  另外,今年披露的“黑狱”事件在欧洲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从美欧对此事的解决上来看双方还是“以和为贵”。美国国务卿赖斯12月8日晚在布鲁塞尔与北约成员国外长的工作聚餐,让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和荷兰外交大臣博特随即宣称对赖斯的解释“满意”,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也高调宣布欧美双方“已经消除了误会”。

  赖斯最近在欧洲表态说,北约作为欧美关系的纽带和大西洋两岸集体防务的基础,对捍卫共同的安全和价值观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不仅客观上的价值观念、历史渊源、经济依赖等等美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单单反恐合作就必须继续下去,而离开美国的帮助欧洲很难独自为之。在2006年,欧盟对美国立场不会发生大的波折。

  ■访谈

  中欧经贸合作更加紧密

  南开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庞中英接受本报采访

  虽然欧盟经历了诸多变化,但是在对华政策上,来年的中欧关系的基本局面将维持下去,但是会向更加成熟务实的方面发展。南开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庞中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的中欧关系态势将回归到基本的层面,更加实际,即在政治合作上保持稳定,而在经济合作会更加紧密。

  庞中英指出,明年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方面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还存在一定困难。例如德国方面此前已明确表示,德国议会有解除军售禁令的明确条件,而中国目前尚不能满足这一条件。

  在经济层面上,中欧经济关系将加强,中欧合作的前景非常大,特别是在高尖端技术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国与欧盟今年发生的针对纺织品倾销的贸易摩擦,庞中英认为,两国发生贸易摩擦是正常现象,双方要用平稳的心态对待。2006年欧盟与中国反倾销案会做出裁决,涉及许多纺织品之外的许多产业,不论裁决的结果最终如何,从总体上来说,双方的经贸合作仍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采写:实习生 储信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