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好莱坞让翻译缺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14:16 新民周刊

  虽然巩俐的英语能力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焦点,实际上她懂不懂英文并不重要。西方观众眼睛里看出来的巩俐永远是那 个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乡下女人的形象。

  撰稿/沈 双

  巩俐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迈阿密罪恶》最近在美国公映。好莱坞的首映式请我的
一个朋友担任巩俐的翻译。事后 《洛杉矶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在夸奖了一番巩俐“女学生一般”清纯美丽之后,特别着重描写了她的安静和沉默,以及 在拍片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障碍。据导演MichaelMann透露,巩俐拍片期间每天要做两三个小时的语言功课,虽然 最终仍有交流困难,但是已不妨碍她与男一号演感情充沛的对手戏。巩俐却认为,众多影人之中,MichaelMann的 语言尤其难懂,因为他在与演员交流过程中“时常不用通俗的语言”。

  文章还提到了我的作为巩俐的翻译的朋友,称赞他用特有的缓慢的语速,把巩俐的中文转化成“既富有激情又优雅” 的美国通俗用语,虽然有这样好的翻译,这位美国的记者仍然觉得和巩俐的交流隔了一层,恨不能自己也懂中文才能尽兴。

  虽然巩俐的英语能力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焦点,实际上她懂不懂英文并不重要。西方观众眼睛里看出来的巩俐永远是那 个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乡下女人的形象。那是张艺谋煞费苦心帮她设计的。最好不懂英文,即便懂了也应该 装着不懂,反正美国观众永远觉得和她的交流“隔一层”。这与她神秘而

性感的形象毫不冲突。

  比她年轻的章子怡就有幸扮演了另一类型,她在语言、文化、价值取向上和西方人没有太大的距离,然而共通的外表 下却暗暗地掌握了某种祖上传下来的秘密武器,神秘之外又有点危险。从《卧虎藏龙》到《艺伎回忆录》一路下来她都是这样 的。

  这都说明形象工程和语言能力真的不是一回事。说到底,好莱坞那个地方是没有我这位翻译朋友的位置的。因为在那 儿重要的不在于沟通,而在于表演。好莱坞真的不是U.N.,如果把两者混淆起来,我们都只能生活在妮可·基德曼主演的 电影《翻译风波》的荒诞世界之中了。

  最近看了几个国内关于以前著名的国际主义者的演绎,发现它们也同样使得翻译缺席。

  一个月以前我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里看了一场由大山主演的话剧《红星照耀中国》,我的几个女朋友死活不肯陪我去看 ,但是出于职业道德,我还是坚持去了而且看到了底。所谓职业道德,是因为我最近对三四十年代的国际主义运动史十分感兴 趣,尤其是中间牵扯到文化交流的内容。公平地说,大山扮演的斯诺还真的挺不错的。吐字十分清楚,语速也很让人感到舒服 。我学了一辈子外文,深知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但是这个话剧最不能让人信服的地方在于,它为了强调斯诺的理想主义,似 乎过度地把延安表现成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神秘的化外之地。我实际上看过不少英文报刊,有的是在上海编辑的,有的是 在纽约编辑的,其中对于红军长征以及延安的状况有过详细的报道,有不少证据证明斯诺读过这些刊物,也就是说他的延安之 行不只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信仰之旅,而是经过精心的安排和大量预谋而进行的。后来像白求恩这样的国际主义者发自中 国的文章也都是发表在这些刊物上的。

  30年代的“左派”往往是非常主动地去与西方世界接近并进行交流的,并没有甘于政治和地理上边缘化和孤立化。 无论中国的,外国的,他们作为翻译者的活动却被历史忘却了。与此同时大山这样的双语人才又被塑造成为跨国跨文化明星。 国际主义到底是一个形象工程,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的平台?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