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房宁:对日应以斗争求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14:16 新民周刊

  当前的中日关系,是对我们意志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智慧的检验。经济规律在历史深处,时间在我们一边,我们应坦 然面对中日关系。

  撰稿/房宁

  对日关系是近年来学界关于国家发展战略思考的重点之一。而中日关系的重大意义
要从当今世界的大格局中才能真正 看清。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全球化时代的资本流动犹如大海的潮汐,涨潮时各种经济要素一起奔涌; 退潮时资本卷走利润与财富。因此,人们说全球化是把“双刃剑”。面对全球化,人们希望能够趋利而避害。

  区域化是与全球化相反相成的重要趋势,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有 效舒解外部竞争,提高抗御风险能力。区域化可以在缓解全球化的压力与竞争的同时加强本地区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能力,因此 具有趋利避害之功效。

  当今世界亚洲经济最为活跃,但亚洲是分散的。世界上其他地区区域化经济迅猛发展,对亚洲经济构成了更大的压力 和挑战。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亚洲国家和人民深刻的教训。

  亚洲在人口、自然资源、技术和资本等诸种要素方面都有很好的禀赋,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合作与融合,可以大大加强 亚洲各国抗御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提高亚洲各国经济的实力和地位。而亚洲经济一体化需要亚洲人民的大团结,这是亚洲振兴 的政治条件,也是亚洲人民的共同理想。但是,现实与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中日这两个亚洲经济大国之间关系的波折,就凸 显了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亚洲人民大团结进程中艰难。

  然而,亚洲走向经济一体化和实现亚洲人民的大团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中日关系。可以说:中日人民的团结,正是 亚洲人民大团结的关键。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论都只有一个:即中日关系必须搞好!中日关系必须发展!这是包括中国和 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中日合作、团结是大局。那么,为什么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了许多波折?有人认为,既然中日要友好要合作,就应捐 弃前嫌,特别是不要纠缠历史旧账。甚至还有人据此见解提出了对日关系的“新思维”。靠这种“新思维”能够发展中日关系 吗?显然不行。原因是这种思维虽然出发点是希望发展中日关系,却没能看清中日关系障碍的本质,显得有些一厢情愿。

  那么中日关系的障碍是什么?靠什么克服发展中日关系的障碍?这是当前中日关系中必须认清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展中日关系符合中日乃至亚洲人民的根本利益,但这也必然会触及那些在旧的经济政治秩序中获得既得利益的某些 势力和集团。日本的右翼政客就是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在战后美国构筑的世界秩序中,日本虽然受制于美国,但却充当 起美国的亚洲代理人的角色,从中获得巨大收益,做上了亚洲经济的“老大”。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亚洲旧的经济政治秩序,因 此引发了日本既得利益集团的担忧和不满。他们看不清,也不想看清亚洲经济的大趋势,死抱着维护既得利益的幻想。日本这 股保守势力表面上十分强硬,骨子里其实软弱得很。他们知道没有办法来阻止

中国经济的崛起,也很难阻止中日经济的交流和 融合。于是,他们只能从政治上制造麻烦,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首相参拜也好,修改教科书也好,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日关系波折的本质是日本右翼不识时务,是日本右翼的蓄意捣乱。因此,无论中方有怎样的诚意,也改变不了日本 右翼的立场。能够改变这种形势的就是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坚持原则的斗争。中国反对日本右翼非但不是心胸狭窄,恰恰是大局 着眼,志向高远。

  中日关系将有怎样的未来?对此我们完全不必过于忧虑。应当说,中日关系从长远看是充满光明的。在历史与现实中 ,国家关系从来不取决于一国的态度,而最终取决于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取决于各自的国家利益需要。中日两国合则两利,分 则两伤。这是由全球化、区域化的经济规律决定的,是历史的趋势。对待日本右翼不仅不应迁就,反要坚决与之斗争。只有坚 决的斗争,坚决的揭露,才能最终使日本人民认识到损害日本的不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而恰恰是右翼的捣乱破坏。

  当前的中日关系,是对我们意志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智慧的检验。经济规律在历史深处,时间在我们一边,我们应坦 然面对中日关系。对于未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更应充满信心。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