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南都周刊专题 > 正文

撒哈拉沙漠中的现代奴隶:永远像牲口一样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18:26 南都周刊
撒哈拉沙漠中的现代奴隶:永远像牲口一样工作

  逃亡后的提米吉达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尼亚美边缘的村庄里,虽然未来怎样还不知道,但她总算开始觉得自己是个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撒哈拉沙漠中的现代奴隶:永远像牲口一样工作

  不同的命运在出生时就被注定,奴隶主的孩子身上穿的是体面的长袍,永远不用劳动,奴隶的孩子从八九岁起就开始一生漫长的苦役。



撒哈拉沙漠中的现代奴隶:永远像牲口一样工作

阿斯比特在雨夜逃走后来到尼亚美,现在靠在街边卖饮料为生。


撒哈拉沙漠中的现代奴隶:永远像牲口一样工作

一个女奴和她的重孙,她说自己出生后即被作为礼物送给现在的主人,今年已经80岁了。


  特约记者 寒亭

  奴隶制并不是遥远的历史词汇。

  尽管表面上已被政府明文禁止,但在今天的非洲国家尼日尔,

  还有很多人世代为奴,永远像牲口一样勤劳工作,

  得不到尊重、报酬和自由。

  疯狂的雷电撕裂了撒哈拉沙漠的夜空,这里是北非国家尼日尔,在山羊皮做的宽敞帐篷里,塔范全家正在喝茶,他们属于Tuareg部落,属于这个国家里的贵族。暴风雨太猛烈,“啪”的一声,支撑帐篷的主杆断了,整个帐篷霎那倒在地上。帐篷旁边还有个又小又破、用破布缝的篷子,里面住着男人、女人和他们的4个孩子,塔范命令那个名叫阿斯比特的女人出来,在风雨中举着主杆,将帐篷重新支撑起来,直到风雨停息。阿斯比特不敢违背命令,因为就像其他成千上万的尼日尔人一样,她天生就是奴隶,而这种身份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注定。

  阿斯比特说,主人不把她看作人,而是当作山羊、绵羊和骆驼一样看待。她的第一个女儿是在自己被塔范强奸后生下的,当孩子长到6岁时,塔范将她当作礼物送给弟弟,在尼日尔奴隶主中,这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因为害怕被鞭笞,阿斯比特不敢有任何怨言,只能沉默中看着女儿被带走。

  阿斯比特从小就为塔范一家做苦力。她要准备全家的早餐,她和丈夫孩子只能在主人吃完后,吃点残汤剩饭;之后,丈夫和孩子要出去为主人放牲口,她就在家里做家务,如挤骆驼奶;随着太阳移动,她一天内要将主人的帐篷移动4次,以保证主人一家总能享受阴凉。虽然今年才51岁,阿斯比特看上去好像70岁,脸上的皮肤如同树皮,身材佝偻。她幽幽地说:“这50年来,我没有得到过一分钱报酬。”

  阿斯比特知道自己天生为奴,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因此50多年来从不曾抱怨。在那个暴风雨肆虐之夜,她努力支撑帐篷主杆,知道一旦帐篷再次倒下,自己一定要挨鞭子。可是风雨正像鞭子一样无情抽打着她,在支撑了几个小时后,突然间,她精神上的那种束缚感像帐篷主杆一样断裂了,她抛下主杆,奔进茫茫雨夜里,她不停地奔跑了几个小时,到达40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庄,在那里,她终于获得了自由。

  奴隶们生下孩子时就知道,除了奴隶身份,他们什么都不能给下一代

  历史上的奴隶悲剧实在太多,但是阿斯比特的故事就发生在21世纪。遗憾的是,尽管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全球仍有约1230万人被人强迫奴役而没有任何酬劳。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偷渡者,为了偿还蛇头巨额偷渡费,必须常年无偿为蛇头工作,女孩当妓女,男孩当苦力。

  但是在尼日尔、乍得、马里和毛里塔尼亚等西非国家,还有像阿斯比特这样生下来就是奴隶的人。奴隶是主人的动产,奴隶的孩子注定终身为奴,永远没有机会改变身份。在这些西非国家的偏远沙漠地带,当地部落人控制一切,政府的施政能力很有限,这些部落的奴隶制传统已有上千年历史,奴隶必须遵从主人的一切指令,终生没有报酬。如果奴隶有违命令或者干活太慢,就会被鞭打,甚至很多时候因为主人不高兴而被鞭打。一对夫妻如果因为一方被卖掉或者送走,就要被强行分开;婴儿和孩子经常被作为礼物或者嫁妆在奴隶主之间传来传去;女孩早在10岁就被强奸,更普遍的情况是被卖作小妾。

  并不是所有奴隶都像阿斯比特那样有勇气奔向自由。奴隶们知道缠在身上的束缚是世代注定的,生下孩子时他们就知道,除了奴隶身份,他们什么都不能给下一代。在非洲,奴隶制的最早记录是7世纪,但是实际存在比这个还要早得多。奴隶制的根源是战争,今天尼日尔的主要奴隶主,如果追溯他们的祖先,都曾是撒哈拉沙漠上战绩辉煌的军阀。战争中胜利的一方,自然强迫被征服者背上奴役枷锁,要么当苦力,要么卖给他人赚钱。在尼日尔的奴隶市场,买卖人口的传统已经有几百年,数千万奴隶在这里被交易。他们如果被卖到本国,还算幸运的,在历史上还有太多人被卖到欧洲、阿拉伯地区和美洲。

  法国人在19世纪进入尼日尔,承诺要结束这里的奴隶制。1848年,在法国人制定的法律中,奴隶制被废除。但是他们发现,要从实际上根除这种几个世纪流传下来的社会传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几乎所有奴隶主在这个国家都有非常大的权力,只要这些人不合作,从根本上废除奴隶制就无从谈起。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强迫殖民地的人民参战,为法国利益作战,这让废除奴隶制变得更加不可能。为了有充足兵源,法国人必须依赖尼日尔的传统部落首领,在这场战争中,奴隶主派遣很多奴隶上战场当炮灰。战争期间,尼日尔国内还发生了数次起义,人民反抗法国殖民统治,希望获得独立,此间部落首领再次给予法国人无偿军事援助。最终结果是,法国政府只能对奴隶制睁只眼闭只眼。1960年独立后,被动的尼日尔政府依然对奴隶制的存在保持沉默,尽管2003年政府通过法律,禁止奴隶主无故惩罚奴隶,但是全国范围内无人执行。

  尼日尔政府表面上反对奴隶制,实际中却默许奴役的存在

  国际社会对于尼日尔奴隶制的存在没有太多作为。总部在伦敦的国际反奴隶制组织,一直希望联合国能给尼日尔政府施加压力,但是在联合国内,就算是依然对尼日尔有强大政治影响力、经济援助和文化联系的法国,都从不曾主动干涉。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尽管布什总统在2004年发表讲话,要求全球努力终止贩卖人口,但是美国驻尼日尔大使对该国奴隶制存在的实际情况根本不了解。

  尼日尔政府一再宣称,本国内没有一个奴隶,靠否定来回避所有问题,只有民间组织暗自关注奴隶们的命运。1991年,Timidria联合会成立,Timidria在部落语里的意思是“兄弟联合”。目前这个尼日尔最大的反奴隶制民间组织在全国已有682分支机构,主要工作是监视奴隶主的行为、保护并安顿逃亡的奴隶,帮助他们展开新生活。去年3月,在该组织的长期努力和游说下,一个奴隶主决定一次性释放7000名奴隶,为此双方策划了盛大的公共仪式,大量的《解放证书》被印刷,整个消息获得公众空前关注。但就在仪式举行前一天,尼日尔政府突然通知奴隶主,仪式必须被取消,倒不是政府不愿意这些奴隶获得自由,实在是因为面临两难境地——一直宣称国内没有奴隶,却又举行盛大的奴隶释放仪式,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尼日尔首都和最大城市是尼亚美,从巴黎飞至需5个小时,旅程的大部分是经过荒凉的撒哈拉沙漠。到达后,喷气机机舱门一打开,迎面是46到48摄氏度的高温,人如同置身火炉里。尼亚美到处是泥土建的小屋和露天市场,以及只有在沙漠生长的绿色植物。这个城市反映了国家的总体情况,尼日尔是个被各个部落分割的国家,在尼亚美,Tuareg部落的人又瘦又高,男女身上总是裹着棉制长袍,除了手脚和眼睛,有的人腰间还有剑;Fulanis部落的人头上都带着锥形帽子,同样穿长袍,喜欢骑驴穿梭在城市;人数最多的Hausa人矮胖壮实,脸很方,和他们在邻国尼日利亚的远亲非常相似。

  除了非常罕见的奔驰轿车,这个国家找不到任何财富象征。尼日尔面积不小,但2/3国土是沙漠,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它在177个国家里排名第176,仅比塞拉利昂好一些。1200万人口中,有60%的人每天生活消费不足1美元,剩下40%也多不到哪里去。这个国家除了铀外,几乎没有可出口的东西。因为经常遭遇旱灾、蝗灾,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另一方面,该国人口增长率相当高,文盲率同样很高,婴儿死亡率居世界第二高,1/4婴幼儿在5岁前就死亡。这个国家是如此贫困,就在今年,还有250万人处于饥荒边缘。

  奴隶是这个穷困国家里最穷困的人。该国前司法部长和总检察长说:“尼日尔有很多很多奴隶,这些奴隶家族几百年前就被控制,奴隶主多是早期游牧部落的后裔,通常是Tuareg人、Fulanis人、Toubou人和阿拉伯人。政府一直宣称没有奴隶,同时却在2004年立法,称任何人使用奴隶会被判刑10年到30年,这明显是个矛盾。”

  41岁的议会成员穆萨明确表示反对奴隶制。他说:“据保守估计,目前在尼日尔还有10万奴隶,他们的遭遇极端可怜,奴隶主不认为他们是人类,把他们当牲口使用。”为何尼日尔政府在表面上否定、反对奴隶制,却在实际中默许这种不公平广泛存在呢?穆萨解释说:“奴隶制长期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今天的奴隶主都是部落领袖,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力,选举的时候,这些部落领袖总能带来最多选票。同时政府也担心奴隶制带来的国际影响,尼日尔80%的财政收入来自外国捐赠,最多就是来自欧洲国家,如果承认奴隶制依旧存在,将让政府非常尴尬。”

  越来越多奴隶冒着被鞭打或虐待的风险,逃出奴隶主的控制

  逃跑的奴隶多半来到首都尼亚美,因为这个城市有77.4万人口,很容易躲藏其中。在尼亚美边缘有个村落,全部是泥土房子,密集排列,房子的墙自然形成弯弯曲曲,好像迷宫的街道。这里居住着上千人,当骆驼驮着干草缓缓经过,孩子们就坐在墙边瞪着巨大的双眼惊恐地看着陌生人。多数人是从乡下逃出来的奴隶,对于陌生人,总会格外警戒。

  一个名叫提米吉达的女人从一间泥屋里走出来,怀抱婴儿,后面跟着个4岁女孩,她说自己30岁,看上去像40多。她原本是个浅肤色Tuareg人的奴隶,不知道父母是何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刚生下来就被当作礼物送给后来的主人。和阿斯比特的命运类似,8岁前,她被允许和主人的孩子一起玩耍。但从8岁起,就开始无止境劳作。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要到很远的井打水,满足主人家的牲口和人一天所需的饮用水。然后开始做家务,做饭,

天黑以后才被允许吃一点剩饭。提米吉达说:“一年中,我只能休息2到3天,我从来没有得到任何报酬。我的主人认为,他无须付钱给驴子,因此也无须付钱给我和其他奴隶。”除了苦役之外,最令提米吉达难以忍受的就是主人的殴打,因为天生具有反叛精神,她经常挨打,有时伤势要好几个月才能痊愈,最终因为无法忍受被鞭打,她决定逃走。还好她遇到一个好心的士兵,给了她和孩子前往尼亚美的车费,于是在一个深夜,她带着孩子逃走了。她笑着说:“有了自由,我终于觉得自己像个人,这是我一生中最甜蜜的感觉。我的孩子原本也是主人的奴隶,今天他们也自由了。”

  提米吉达的故事反映的是这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现实,但是政府却一再强调,类似陈述完全是瞎编乱造。尼日尔人权委员会主席噶巴说:“尼日尔没有奴隶,你看见过任何人被蒙着双眼、绑着手脚?”总理哈马·阿玛窦也说:“尼日尔没有一个奴隶,你不可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奴隶。”两个高官的断言根本经不起挑战,讽刺的是,最积极挑战这些谎言的正是一个天生的奴隶主。

  卡迪·乌玛尼是Tuareg部落一位长老的长子,其家族的领地是被称为Illela的由几十个村子组成的小王国,从小卡迪就被称作“Illela王子”。小时候的卡迪过着奴隶成群的生活,在他的记忆里,手边脚边全是奴隶在伺候。但是后来,他在

意大利和瑞士接受教育,开始懂得人都是平等的,不应该有附属关系,于是他投入大量精力,致力解放尼日尔的奴隶,同时改善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有一次,卡迪公开释放了好几百名奴隶,但是那次释放仪式的所有录像带都被政府没收了,因为政府不希望人民知道此类事件。

  尼日尔到底有多少奴隶?卡迪说没有人能做出准确地统计。Timidria联合会统计的数据是超过80万,但是卡迪认为这个数字难免有双重统计,且该组织对于奴隶的定义太宽泛,因此可能比实际多。国际反奴隶制组织进行统计后提出的数字是4.3万人,卡迪笑称这个数字显然太少。

  许多奴隶对获得自由梦寐以求,但在逃亡后却发现,自由并不能带来温饱

  在尼日尔,逃亡的奴隶只是奴隶中的少部分,大部分人认命地接受世代为奴的事实。卡迪说,如果奴隶主对待奴隶还不算太差,那么在这个穷困的国家,作为奴隶和做一个普通人没有特别区别。在离尼亚美2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Azarori的村子,有9900人,绝大部分是奴隶。和别的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奴隶看上去精神状态和身体条件良好,看来得到了主人不错的待遇。49岁的男子阿麦德说:“主人要把骆驼和骡子喂好,这样它们才能干活,他们也照样喂饱奴隶。”在尼日尔,能吃饱饭是很多人的最大愿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奴隶对主人忠心不二,基本上只要不被虐待,他们就不会有投奔自由的想法,因为那并不能保证有更好的生活。卡迪问阿麦德:“那如果你的主人要把你女儿送到别人家,你怎么想?”阿麦德丝毫不犹豫地说:“我的主人如果要我把女儿仍进井里,我也马上照办。”

  沿着尼日尔的土路不断走,是一个接一个由泥土房子组成的村庄。在这些村子里,孩子分成两种,自由的孩子肯定有衣服穿,基本上是颜色鲜亮的袍子,有的孩子甚至能穿上牛仔裤。但是奴隶的孩子几乎清一色是赤裸的,他们的眼神总是充满恐惧,紧紧挨在父母和亲人身边,举手投足都非常小心,不像其他孩子自由自在地在土地上玩耍。

  作为奴隶,只要长相过得去的女孩,就注定了要成为小妾的悲惨命运。尼日尔的男人可以有四个妻子,因此这种奴隶小妾被统称为“第五个妻子”,一个奴隶主可以拥有无数“第五个妻子”,没人干预。这些小妾并未因“第五个妻子”的身份而被豁免劳动,不仅照样做苦力,她们还要承受性奴役。在Illela领地,也就是卡迪家族的领地,数不清的人拥有“第五个妻子”。卡迪说他的一个表哥曾看上家里一个12岁的漂亮女奴,母亲马上将女奴送给他,从此那女孩就是他的私人财产,为他提供任何服务。数年后,表哥送走了那个女孩,后者也嫁人了,但是只要任何时候他召唤,女孩都要前来为其提供性服务,女孩的丈夫肯定也是个奴隶,无法有任何反对。

  无论是期待着自由,还是认命接受世代为奴,自由永远是相对的。作为奴隶,很多人对获得自由梦寐以求,但是在逃亡后发现,自由并不能带来生活上的全新改变,因为他们的身份虽然不是奴隶了,却变成了前奴隶,被无数人歧视。几乎可以这么说,前奴隶在尼日尔社会里还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很多人连努力工作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赚钱吃饱了。

  穷困的国情和懦弱的政府无力改变几百年的传统,也无力敦促部落首领释放奴隶。尼日尔奴隶制还要存在多久,没有人知道,但是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非政府组织,都没有乐观的预期。

  (以上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相关专题:南都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